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五百四十二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2頁)

 

在出缺的監當官裡,汴河鎖是油水最豐厚,同時也最悠閒的。

 

就算放頭豬到汴河鎖,也一樣能賺的盤滿缽滿。

 

但,在趙煦眼中,石炭場和抵當所才是真正的未來。

 

石炭場,就不必多說了。

 

能源是一切工業之父,是發展工業的必需品。

 

而煤炭,就是未來百年內,最重要的能源。

 

哪怕現在,也是如此——汴京人冬日取暖以及四季日常的燃料,離不開石炭場的煤炭供應。

 

也只有煤炭,可以滿足像汴京城這樣人口百萬級別的巨型城市的需求。

 

不然的話,開封府早就和唐代的長安、洛陽一樣,變成一個生態環境的災難。

 

正是靠著圍繞著整個汴京而建立起來的十二個石炭場。

 

汴京人才能用得上煤炭!

 

趙煦對此,一直就很重視。

 

所以,過去一直是委派宋用臣、石得一、劉惟簡等人,遙控著石炭場。

 

但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以來,都沒有將分佈在汴京內外的那十二個石炭場進行整合,以至於他們依然是各自為政。

 

至於抵當所?

 

這是一個近乎透明的機構。

 

始建於太祖建隆三年,最初隸屬於開封府,熙寧變法,改隸都大提舉市易務,元豐新制歸入太府寺,並在汴京城設置了東西南北四個辦事機構。

 

這個機構寄託了歷代趙官家們,與汴京城大和尚們在金融信貸領域,一較高下的野望。

 

是的!

 

抵當所,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接受汴京士民官商,抵、當各種貴金屬、書畫、田宅的類似當鋪一樣的官方金融機構。

 

這實際上就是官方的質庫!

 

然而……

 

百年來,除了外戚勳貴們外,基本上沒什麼人會找抵當所抵當貸款。

 

大和尚們的質庫,依然是所有士民官商,抵當、貸款、存錢的首選(質庫一直有存錢的業務)。

 

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無論百姓還是商賈、官員都怕!

 

怕官府知道他們有錢,更怕官府不當人!

 

尤其是後者,讓所有人都對抵當所,避之唯恐不及。

 

趙煦微微籲出一口氣。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天下士民官商,對於皇帝的不信任,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幾乎所有人,都吃過皇帝說話不算話的虧。

 

最典型的就是兩稅法了。

 

實施前說的好好的——以後朝廷就只收兩稅了啊。

 

什麼徭役、加徵、攤派統統沒有了啊。

 

大家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然後呢?

 

兩稅照收,苛捐雜稅、攤派、徭役卻一點也沒少。

 

於是,中唐以後的百姓負擔,翻著翻的漲。

 

現在,趙煦若是出來,對天下人說:大家放心哈,朕保證,抵當所的一切,嚴格保密,沒有朕的旨意,沒有人可以調閱。

 

同時,抵當所絕對獨立運行,就算是朕也不能輕易插手、干預。

 

會有人信嗎?

 

明顯不會有人信的。

 

官府是什麼樣子,千年以來,誰不知道?

 

說的好聽而已。

 

與之相比,大和尚們在這方面,就有著先天優勢了。

 

對信眾們來說,大和尚們是出家人,佛法修為高深四大皆空,無慾無求。

 

所以會很放心的去質庫抵當、貸款、存錢。

 

這種賺錢的買賣,大和尚們自然是很守信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