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舒 作品

第158章 族長囑託


 張玲越發的覺得李想的這個爸爸,在短時間內徹底俘獲小豆子的心不是沒有道理。

 但凡有什麼好事都能第一時間緊著小豆子安排。

 即便她一個大人,若是有人為她做到如此,大概也會輕易淪陷吧。

 或是因為李氏在吳川稱得上第一大姓氏。

 距離祠堂大門直線距離還有兩千米,道路的擁堵就已經造成交通基本癱瘓。

 他們好不容易尋找了一處停車場,準備步行向李氏宗祠而去。

 城南鼓樓南街,西行一千三百米左右,就可以看見長長的紅牆圍著的院落。

 院落坐西朝東,背山面水,臨街的大門前,更有大約近兩千平的廣場。

 廣場南側位置有一戲臺,臺上特別請了有名的戲班子正在演出。

 經過一座跨度大約50米左右石拱橋。

 橋面的兩側石欄杆上,刻有各種鳥獸龍騰虎躍,欲飛若動,形象逼真。

 過橋就看到兩層七八米高的石階通向大門樓前。

 最後一層石階門口兩旁聳立著兩尊一人多高的石獅子。

 這座古老的李氏宗祠大門樓,掩映在幾棵蒼勁的銀杏樹下。

 登上石階,走進大門,發現宗祠建築是傳統的內院式,四進三院、中軸對稱式佈局。

 主體建築由西向東佈列在中軸線上,依次為儀門(門廳)、拜殿(享堂或祀廳)、寢堂,各建築之間均用迴廊相連。

 更是採取內向型多進院落佈局,庭院深深,尊卑有序,房間眾多。

 每進院落南北兩側廂房,廊廡佈列兩側,左右對稱,終觀全祠,主次分明,層次靜謐,佈局嚴謹。

 若是站在最高處俯瞰宗祠全景,堂廊之間綠樹環抱,亭殿之間花草簇擁。

 還有那栩栩如生的一道道裝飾精美的間牆浮雕。

 觀之令人感到如坐雲端,遨遊於仙境,好不快活。

 一踏進大門就有專人引領著一家三口來到享堂先上了柱香。

 享堂區。

 為祭祖舉行祭祀禮儀和宗族議事的場所。

 門廳內有一道屏門,平時屏門一般不開,只在春秋大祭和重要人物來祭祀時才打開,一般人只能從兩邊繞行。

 或是因為大祭還沒正式開始,所以屏門保持著關閉狀態。

 領路人也是要襯托出李想在這次家族祭祀時的重要地位。

 所以直接為李想打開了屏門。

 這一點真李想早有預料,但還是令李想有一點點小驚喜。

 畢竟,這世上沒有人不喜歡被人特別重視的對待。

 一進院內樹立了八個木柱,稱招魂幡。

 院內兩側種植兩棵老梅花樹,據說已有過百年曆史,和享堂一側的御製碑為同時期的產物。

 事畢。

 領路人又客氣的通知李想,說族長邀請他們二人,一起去寢堂商議接下來的亮譜填譜事宜。

 聽到此話李想微微一笑。

 果然,如真李想所料族長這個時候,肯定要找他們二人一起聊聊。

 族長要向李想挑明這次祭祀的主要目的。

 張玲李想實在不願意讓一個孩子,過早牽扯進大人間的陰謀算計裡。

 幸好小豆子一來就被一位扮相帥氣的小姑娘所吸引。

 熱情的小姑娘像個小大男子漢,霸氣的抓起小豆子說是要去看薩滿跳家神。

 實際上小姑娘是覺得薩滿跳佛波密時,用的四組晃鈴(鑄銅製,球狀,中空,內含一顆彈丸)頗為有趣。

 所以準備聯合小豆子一起搞上一對玩玩。

 不管小豆子她們要幹什麼?

 讓孩子夥同孩子一起,在胡鬧的年紀裡,胡鬧一番也是不錯的。

 畢竟,孩子在胡鬧的年紀裡從沒有胡鬧過,這樣的童年該是多麼的悲催啊!

 寢堂區。

 用於供奉神主(祖先牌位),由六院,十九廳堂組成。

 寢堂,五開間建築,三明兩暗,堂內正中是神龕。

 龕內安放祖先牌位的位置,也是祠堂的正廳。

 中列始祖牌位,從高祖居左,曾祖居右,祖居次左,考居次右為標準。

 一進門,還未來得及看清陳設佈局,以及堂內都有哪些人,就看到李盤笑著迎了過來。

 “想哥,你們終於來啦。族長率領大家就等你了。快,快隨我向這邊來。”

 李盤親密的與李想握著手,說話間扯動著向族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