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十章 四方兵戈住,胡使至許都10(第2頁)

  “龐兄,此事不足為奇,昔年入川之劉君郎、牧守揚州之劉正禮,皆為漢室宗親,不亦如此乎?”

  司馬徽說的是朝廷任命的益州牧劉焉、揚州牧劉繇二人。

  前者“造作乘輿車具(天子專屬車具)千餘乘”;

  而後者一方面交結孫策、一方面抵禦袁術,完全是一副縱橫捭闔的割據者之派頭。

  龐德公聞言,更感唏噓。

  就在這時,董和冷不丁插了一句。

  “德操兄長所言甚是,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劉玄德不亦如此乎?”

  司馬徽呵呵一笑,對此毫不反駁。

  儘管其人心情愈發沉重。

  龐德公見氣氛驟然尷尬,忙不迭為摯友解圍。

  “幼宰既出此言,老夫便欲得知,太子太傅是否懷僭越之心?”

  龐德公連消帶打,將得一手好軍。

  董和對此詰問,同樣安之若素。

  “龐公敬請放心,太子太傅、衛將軍在朝則憂其民,在外則憂其君,絕無絲毫僭越之心。

  龐公豈不聞“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乎?太子太傅、衛將軍既可作此詩,焉得存僭越之心?

  更何況,以其人而今之聲望,若當真欲得位,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誠然如此,趙旻若當真心懷不軌,確實不必如此費力不討好…

  儘管眾人都不知,趙旻是在給自己親兒子劉嗣“俯首甘為孺子牛”。

  但無論如何,在不知此事的二人看來,董和句句皆在關鍵點上,便是司馬徽也不得不連連頷首。

  龐德公終於展顏一笑。

  “大漢得太子太傅,實乃天大之幸事!”

  趙旻這個苟哥,成功地騙過了除宗正、侍中劉艾之外的所有人。

  司馬徽心情又一次沉重起來。

  龐德公敏銳地感知到摯友情緒低落,本欲說出口的話,瞬間便憋了回去…

  他想說的,是關於親侄子龐統的事。

  董和見氣氛越來越尷尬,當即賠起笑臉。

  “德操兄長有所不知,而今兗、豫、徐、司隸四州之地三學制已如火如荼,聖人經典遍傳四州。”

  龐德公聞言哈哈一笑,撫須頗感欣慰。

  顯而易見,儒家子弟龐德公,非常清楚何為“三學制”;

  司馬徽卻對此疑惑不已。

  “何謂三學制?”

  待龐德公笑呵呵地耐心為摯友講解清楚“三學制”之後,董和趁熱打鐵。

  “德操兄長,太學博士祭酒(祭酒指代首席,即太學首席教授)之職至今空懸,太子太傅曾有意請友若先生(荀彧之從兄荀悅荀友若)任職,卻為友若先生以才疏學淺、難堪大任而拒。

  德操兄長學識淵博、高雅素潔,太子太傅亦早有意請兄長出山,不知兄長意下如何?”

  這就好比…

  在後世,有人找到一名高人,問他願不願做清北級別的名校校長一般…

  這個請求,恐怕很難被人明著拒絕。

  所以司馬徽心情瞬間陰轉萬里無雲。

  當然了,不願出仕的其人連連推辭婉拒。

  “老夫不過一山野村夫耳,唯恐誤人子弟,何德何能擔此大任?然則…

  老夫對此“三學制”甚感欣慰,聖人之學不絕,此乃吾輩之大幸焉!”

  司馬徽雖身兼儒、墨、法三大顯學之長,卻是以儒家為主、以儒生自居。

  言罷,司馬徽向龐德公行禮。

  “龐兄學兼數家之所長,任此職可謂駕輕就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