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古代女宦官地位如何?


  提到宦官,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淨身”後進入宮廷服役的特殊男性,其主要生理特徵是生殖能力喪失、鬍鬚脫落、聲調尖細。宦官和宮廷中的宮女,雖然分工不同,但都是負責侍奉君主及其家族的日常生活和宮廷服務等雜役,是古代宮廷中地位最低下的使役人員。

  帝王后妃及皇室家族、宦官和宮女,是生活在封建宮廷中的主要群體。其中,帝王后妃及皇室家族是服務對象,宦官和宮女是服務人員。

  但鮮為人知的是,在古代皇室宮廷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女性群體——她們也為君主服務,地位卻比一般的宮女要高,並不直接從事灑掃、值守等日常雜務;她們可能會隨時受到君主的臨幸,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嬪妃。換言之,她們是宮廷中介於后妃和宮女之間的一個夾層群體,即宮廷女宦官。

  今天,我們就走近這個特殊的群體,瞭解一下宮廷女宦官的日常生活。

  女宦官制度的歷史沿革及基本職責。女宦官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奇特產物,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現有史料,早在3000多年前,女宦官制度就已經存在。歷史上對女宦官的稱呼並不相同,有的直接稱作宦人,也有的稱之為彤史、女官、女史、女學士等。如《南史》記載:“以宦人有文學者袁大舍等為女學士。後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遊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此處的袁大舍就被明確稱作宦人,即女宦官。

  女宦官的職責在不同朝代略有區別,主要是協助皇后管理後宮日常事務和宮女。《周禮·天官·女史》中稱:“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掌內治之貳,以詔後治內政。”其職責主要是負責有關王后禮儀事務,協助王后治理後宮內政;《禮記·內則》載:“為宮室,辨內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深固宮門,閽寺守之。”男宦官主要負責外廷,女宦官負責內廷,對男宦、女宦的分工規定十分明確。

  漢朝和隋唐時期,女宦官的職責範圍有所擴大,記載越來越詳細。除了協助皇后管理後宮事務外,漢代規定,“女史彤管,記書功過”“女御序於王之燕寢”(《後漢書》)女宦官主要用紅管筆(故稱彤史)記錄內廷的指令和功過,負責皇帝的寢息次序安排,記錄皇帝后妃的寢息起居等日常生活。

  到隋唐,宮廷內專門設置了由女宦官管理的六局,即: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工局。內設二十四司,主要負責後宮文書司簿掌錄、禮儀安排、服裝飲食、皇帝寢息起居記錄等日常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