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 作品

第319章 帝王家

 水沸如珠,白色的霧氣在銀壺上蒸騰。
貴妃楊菱蹲下身,用竹製的湯匙在銀壺中輕輕攪動。宮女小寧非常有眼色地送上茶粉和各色香料,楊菱逐次加了進去,每一個動作都流暢得如同行雲流水。(注:楊妃,十三皇子李福之母。)大唐皇帝李世民裹著一張虎皮,斜依在龍床上,欣賞楊妃和宮女兩人煮茶。整個人安靜得宛若一座雕塑。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楊妃的身材卻仍舊保持得宛若待剛剛出閣的少婦。因為經常騎馬擊球的緣故,腰肢被鍛鍊得極為靈活,且沒有任何多餘的贅肉。與盈盈一握的腰肢相對,則是渾圓的雙臀和修長的雙腿,跪坐在碳爐旁,被火光一照,愈發顯得峰巒起伏。如果換做往年,李世民肯定要跳下床去,雙手將楊妃攬入懷抱。他是個馬上皇帝,性情中熱烈奔放的一面,遠遠超過含蓄陰柔的一面。從不會在喜歡的女人面前,掩飾自己身體內最原始的慾望。然而,今晚,他的身體卻一動都沒有動,眼睛裡,也只剩下的欣賞和憐惜。正所謂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李世民已經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情況,已經不允許自己再像以前那樣率性而為了。胸口處的刺痛,越來越頻繁。不痛的時候,也好像有一隻鐵塊,緊緊地壓在胸骨上面。讓他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以免胸骨起伏幅度過大,被那隻無形的“鐵塊”直接壓塌陷。過年之前那天,他因為多吃了兩杯酒,昏迷了一次。正月初三,他又昏迷了第二次。兩次間隔只有四天,哪怕是尉遲敬德披甲持鞭在門口警衛,都沒能讓症狀得到緩解。多虧了太醫趕來的及時,並且帶來了藥王孫思邈年前專門派人從千里之外送來的神藥,才讓將他不至於長睡不醒。對於他的病情,即便是被譽為藥王的孫思邈,也拿不出太好的辦法。但是,老藥王很會安慰人,在信中告訴他,他的心臟是因為裝著天下萬民,才有些不堪重負。想要痊癒,已經非凡間藥石之力所能達到,只能靠他將心臟中除了天下萬民之外的東西,儘量都拿出來丟在一邊,才有希望得到緩解。凡俗的慾望,肯定屬於需要摒棄的東西之一。這點,倒是跟李世民自己的判斷有些相符。對於五十歲的男人來說,肉體上的歡愉,原本也屬於可有可無。所以,他很輕鬆地就達到了醫者的要求,哪怕美人跪坐在身前,心中也古井無波。“陛下,茶煮好了。”楊妃渾然感覺不到,自己跪坐爐前煮茶的姿態,是多麼的誘人。聽銀壺中的水重新沸騰,便倒了一盞金黃的茶湯,雙手捧起來,緩緩走到了床榻旁,半蹲著身體捧在胸前,期待李世民的品嚐。雪白的邢瓷,與楊妃胸前的肌膚,交相輝映。金黃色的茶湯在瓷杯中緩緩滾動,散發出了令人迷醉的色澤。..“放矮几上吧,朕一會兒自己來。你去命人找面鼙鼓,朕已經許久沒聽你擊鼓了。”李世民笑了笑,溫柔地吩咐,眼神依舊清澈如水。他知道楊妃並沒有誘惑自己的打算。只是後宮之中的女人,爭寵已經形成了習慣。只要到了他面前,無意之間,就會展示出各自最有女人味道的一面。所以,他也懶得責怪楊妃不分輕重,只管給對方安排一件熟悉且喜歡的事情去做,同時,也讓自己今夜不至於過得太索然無味。“臣妾謹遵聖諭!”楊妃調皮地吐了一下舌頭,拖長了聲音答應。隨即,將茶盞連同托盤,信手遞給了宮女小寧,站起身,跳躍著去門口吩咐太監拿鼙鼓。這一連串動作,完全違背的貴妃身份,也與弘農楊氏對女兒的教育不符。無論是在皇宮,還是楊氏這種頂級豪門,嫻靜,都是對已婚女子的第一行為要求。然而,李世民仍舊沒有怪罪楊妃,目光追逐著對方背影,嘴角處,隱約還露出了幾分欣賞。雖然為他生下了十三皇子李福和常山公主李明毓,楊妃此刻的年齡,不過二十六歲。正是渾身上下,都充滿活力的時候。一味地要求楊妃嫻靜,實在有違天性。更何況,這種活力,如今正是李世民身體中所欠缺,哪怕是多看上幾眼,也能讓他感覺自己彷彿變得年輕。鼙鼓自漢代起,就是宮廷常備樂器之一。所以,未等茶涼,已經有六名太監,小跑著將鼓架、鼓錘、鼓身等一整套樂器,給抬了進來。楊妃也及時地在寢宮側面的房間內,換了一身戎裝,快步返回。雖然將鎧甲內襯的牛皮,換成了絲綢,甲葉、護胸、護腿等精鐵部件,也簡化為如紙般單薄的一層白銅皮,仍舊將她襯托得英姿勃發。“臣妾為陛下奏一曲破陣樂!”楊妃知道李世民最喜歡的曲子是什麼,笑著抓起鼓槌,在鼓面上輕輕敲打了一記。六個事先做好了準備的宮女,立刻拿著木頭做的刀矛,在鼓前列陣。緊跟著,鼓聲再度響起,由快變慢,宮女們身形穿插,動作由緩轉急,轉眼間,就將一座梅花陣的諸多變化,全都以舞姿的方式呈現在李世民的面前。李世民的脈搏,也隨著鼓點,變得越來越有力。用胳膊將身體撐高,他緩緩坐了起來,緩緩將脊背挺直。老太監張阿難見狀,趕緊快步上前試圖攙扶,卻被他笑著擺手趕到了一旁。宮女小寧趁機獻上已經涼好的茶水,他隨手接過,如同酒漿般一飲而盡。馬背上的天子,哪怕纏綿病榻數月,聽到戰鼓聲,仍舊會血脈賁張。這一刻,李世民知道,自己仍舊活著,仍舊是天下的主人。如果真的有需要,自己仍舊可以持槊上陣,率領玄甲鐵騎,一鼓盪平任何反賊。“咚咚咚咚……咚!”須臾,一曲終了,餘音繞樑。李世民閉著眼睛回味良久,才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先揮手讓宮女們退下,隨即,笑著向楊妃點頭,“愛妃有心了!此曲,讓朕宛若回到了兩軍陣前。”“能為陛下擊鼓,是臣妾的福份,當不得陛下如此誇獎。”楊妃乖巧地放下鼓槌,快步來到李世民床榻邊,蹲下身,仰著頭回應。 因為剛才擊鼓太過於投入的緣故,此時此刻,她的額頭和鼻子尖兒等處,都滲出了細細密密的汗珠。一張吹彈可破的瓜子臉,也變成了粉紅色,渾身上下,更是青春氣息洋溢。.李世民笑著將她拉了起來,攬在身邊坐好,想了想,柔聲問道:“趙王最近怎麼樣,讀書還算認真麼?算起來,朕也有些日子沒見到他了。”趙王是他們兩人的兒子,今年十三歲(週歲十二)。十年前,奉李世民的旨意,過繼給了隱太子李建成。因此不能住在皇宮,而是早早地就搬到了李世民單獨賜予的宅邸居住。父子倆人,從此也變成了叔侄,再想見面,手續就頗為繁雜。楊妃心中,除了自家丈夫之外,最在乎的就是這個兒子。難得聽李世民詢問,連忙柔聲回應,“福兒讀書很認真,已經能寫六千多個常用字了。最近跟著老師讀論語。初一那天,臣妾本想喊他進宮拜見陛下,然而,卻被族中長輩說與禮不合。所以,才拖到了今天還沒能給陛下拜年。”“與禮不合?誰這麼多事?”李世民立刻皺起了眉頭,沒好氣地詢問。話音落下,忽然又記起了按照現在的族譜,李福只能算他的侄兒。年初一,需要守著兄長李建成那一脈的香火,而不是前來拜見他這個“叔父”,頓時,心裡就湧起了幾分尷尬與苦澀。將自己的親生兒子過繼給李建成,是他為了大唐的長治久安而做出的無奈之舉。如此,才能告誡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們,要兄友弟恭,不能動輒刀兵相向。只是,此舉有利大唐江山社稷,卻有些對不住李福本人和楊妃,讓前者明知道自己的父母近在咫尺,卻不能隨時入宮承歡膝下。讓後者明知道自己的兒子年紀尚幼,需要母親的指導和關愛,卻輕易不能前去探望。“是四叔公派人傳的話。陛下別生氣,他也是出於一番好心。”楊妃的回應,恰恰傳來,讓李世民愈發感覺負疚。作為皇帝,他既然覺得內疚,就想給予補償,心思稍稍轉了轉,很快便找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趙王已經十三歲了,不光要讀書,還需要做點兒具體事情。剛好,朕這皇宮,需要加強守衛。就封他為右衛大將軍,駐紮玄武門內,負責內宮安全。”“右衛大將軍,他才……”楊妃反應速度慢,本能地就想提醒李世民,兒子年齡太小,當不得如此重任。然而,腰肢上,忽然傳來的力道,又讓她把後半句話憋回了肚子裡。輕輕掙脫了李世民的摟抱,她起身來到李世民對面,紅著眼睛,斂衽下拜,“臣妾替福兒,謝陛下隆恩!”“不必,朕也想經常看看他。”李世民擺擺手,一語道破自己這般安排的真實用意。十三歲的孩子,即便加封右衛大將軍,也指揮不動底下的侍衛。然而,趙王李福,從此卻有了理由,不經過任何人批准,就進入皇宮。並且只要他本人願意,隨時都可以在玄武門的敵樓中留宿。如此,無論是他想要見自己的親生父親,還是做父親的想要見他,都是幾步路的事情。他的母親楊妃,也免去了思念兒子之苦,一舉三得。“臣妾再去為陛下敲一曲得勝歸。”楊妃抬手抹了抹眼睛,笑著起身。後宮之中,所有東西都是李世民的,包括她自己。她不知道該拿什麼感謝自己的丈夫,只能努力去做一些丈夫喜歡的事情,以表達自己心中之意。“好,朕洗耳恭聽!”李世民難得心情好,笑著點頭。話音剛落,沒等楊妃走到鼙鼓旁,寢宮門外,忽然傳來了一串輕微的腳步聲。緊跟著,宮門被推開,不知道什麼時候出去的老太監張阿難,拿著一封紅色的魚符走了進來。魚符是特製的信封,民間用來給親近之人通信。在皇宮裡,卻是某些特殊身份的人,用來上奏的專用工具,並且顏色根據上奏內容的重要性,分成了數個等級。紅色,排在第二等。意味著並非十萬火急的軍情,或者有人圖謀不軌。但是,卻需要儘快傳遞到皇帝手中,以防拖延下來耽誤了國家大事。李世民的目光,立刻就被紅色的魚符吸引了過去。楊妃也知道自家丈夫有要緊事必須著手處理,連忙放下了鼓槌,退到碳爐旁,再度煮水熬茶。一雙秀氣的耳朵,卻因為好奇而豎了起來,不放過床榻那邊的任何動靜。短短二三十個彈指時間過後,李世民的聲音,如她所願傳了過來,“於校尉一直跟在薛仁貴身邊麼?薛仁貴可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從遼東歸來之後,便跟在薛仁貴身邊了。薛仁貴應該有所察覺,卻沒有細問。陛下,您是知道的,薛將軍那人向來就是個鋸了嘴的悶葫蘆。”張阿難的聲音,也緊跟著傳了過來,讓她瞬間就寒毛倒豎。.受降城那邊出了問題!張阿難安插在薛仁貴身邊的暗衛,可能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動用紅色魚符,直接向皇帝陛下進行了彙報。接下來,皇帝陛下一旦龍顏大怒,許多人就要吃不了兜著走!而自家丈夫如今的身體骨,根本受不得氣,萬一……想到這兒,她再也顧不上避嫌。長身而起,就準備去床榻旁寬慰自家丈夫。卻不料,臆想中的龍顏大怒並沒有發生。自家丈夫李世民,彷彿早就預料到了魚符中的內容,平靜地向張阿難詢問,“太子那邊呢,知道這些事麼?”“老奴不敢……”張阿難本能地試圖避嫌,卻被李世民狠狠瞪了一眼,不得不果斷改口,“太子那邊的情況,老奴不太清楚。但是,一刻鐘之前根據暗衛彙報,太子正月初三,未經中書門下省,直接給燕然大都護高侃下了一份敕諭!”“中旨,沒經過太師附署?”李世民立刻發現了這道敕諭的不尋常之處,眉頭上挑,兩隻眼睛裡瞬間冒出了咄咄精光。“啪!”銅爐中,一團正在燃燒的香碳爆開,剎那間,紅星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