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繫之舟(第2頁)

  正確開啟欣賞頤和園石舫的地方,不是站在石舫的旁邊,而是在石舫西北側的荇橋之上,荇橋在頤和園的後山後湖景區內。

  在武聖祠島與寄瀾堂之間的河道稱為“萬字河”。

  荇橋蜿蜒橫跨萬字河,荇橋以北,為萬字河北段,向北通“宿雲簷”城關;荇橋以南,臨昆明湖盛景,向南可觀望石舫,在此位置是欣賞石舫的最佳位置。

  舫建在不同性質的園林中,有不同含意。

  舫就從木製的運輸工具船,演變為江南園林建築中一種不動的觀景設置,成了古代文人隱逸江湖的象徵。

  例如:蘇州獅子林的石舫,本是在佛寺的後花園,舫的含義是普度眾生;蘇州拙政園的香洲畫舫,寓意園主“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隱逸江湖、不問政治之心。

  莊子曾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意思是指:技巧者勞累,聰明人憂慮;無本事者,沒有追求,吃飽了四處閒逛,就像沒有被固定的小船,無所事事。

  莊子的這句話,後世被許多想低調的士大夫,用於表達自己無慾無求的現狀,想減輕敵對勢力的注意。

  古代人進入仕途,高處不勝寒,越往高處走,越要向聖上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的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