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三十九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

 關於如何對付鮮卑,包括董卓,夏育亦甚是公孫瓚,都覺得應該採用分兵的方式。


 由幷州軍從雁門直出,攻打鮮卑中部,幽州軍則是在東面北上進攻鮮卑東部,鮮卑三部之中,以此兩部為主力,如今可乘著檀石槐病重,兵分兩路一舉攻克,讓對方沒有空隙可循。


 戰法中規中矩,也是符合大漢朝幾代人對外的用兵方式,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論是對涼州,幷州亦或是幽州系的戰將們而言,這樣的打法大家彼此都不搶功,等於是各幹各的,誰也不用跟誰勾心鬥角的耍心眼,拼的就是誰能打。


 盧植經過籌謀,答應了諸軍官的諫言,隨後便興兵出塞。


 在出塞前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劉儉前來拜會老師,向他諫言破敵之法。


 自打聽說劉儉在河東郡殺人的事之後,盧植對於這個特立獨行,敢做常人所不敢為的學生就高看了不少,如今他主動來諫言,盧植還真就是比較當回事。


 劉儉單刀直入,向盧植諫道:“檀石槐病重,命不久矣,雖然有這個先決條件,但我們若不小心籌謀,只是用強攻的戰法也未必能勝,三年前的失敗就是最好的教訓,”


 “現如今,檀石槐的繼承人和連據說是一個貪財好色、沒有能力的頑劣之徒,而鮮卑三部成立的時間不久,沒有穩固的內政運營體制,只是靠檀石槐的威名而凝聚在一起,”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分而化之,誘使鮮卑各部的首領,特別是例如東部鮮卑的柯最闋等梟雄與和連爭奪王位,那勝利是不是就手到擒來了呢?”


 劉儉的意見說出來之後,盧植好半天沒有吭聲,他似乎是在琢磨著什麼。


 劉儉起初還以為是盧植不同意他的意見,不由有些失望。


 沒曾想,半晌過後,盧植突然問道:“你讀過孫子?”


 劉儉下意識地回答道:“沒有讀過。”


 “你適才的諫言,暗和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另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且多少還通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的道理。”


 說到這,盧植皺眉看向他:“就這,你還說你沒讀過兵書?”


 “莫非古人與我暗和?”劉儉驚訝地反問老師。


 下一秒,盧植直接就讓他滾出去了。


 但事實上,雖然面上不客氣,但盧植還是按照劉儉的諫言做了,而且這件事他交由劉儉主要來負責統籌。


 人有時,就是通過一件事或是兩件事,可以徹底轉變一個人對他的看法和期待。


 盧老師開始對他的這個學生有期待了。


 或許,這孩子能夠成為大漢朝未來閃爍的耀星也說不定。


 得給他機會,讓他去試試展現自己。


 盧老師要測試一下,這個小徒弟到底有多少本事。


 盧植將劉儉從幽州方面抽調出來,放在了夏育的軍中,並讓他全權負責離間鮮卑各部的事宜。


 盧植這樣做有他的良苦用心。


 三年前,夏育是敗了,敗的很慘,但你不能不承認,夏育是一位打仗的好手,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一個人一次的失敗而徹底的否定這個人。


 盧植希望劉儉跟在夏育身邊能夠多學習。


 其實盧植本人也是一名文武全才,在打仗方面他也很強,特別是九江叛亂,他當初平定的就非常順利。


 但是盧植自己心中也明白,他主修的還是古文經和朝政時局,打仗這事他屬於兼修,和那些常年在邊郡和異族打交道的人來說,他肯定不如那些將領們來的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