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三百零九章:風起雲湧(第3頁)

  楊世恩、羅安邦兵敗的責任,確實不需要他來承擔,這一件事完全可以推到方孔炤的身上,而且也確實是方孔炤發的軍令。

  同時還可以藉此打擊四川巡撫邵捷春,指責其不尊號令,放任流寇竄逃,一舉兩得,一石二鳥。

  葉官明看到楊嗣昌的眼神神采閃爍,便知道楊嗣昌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當下才繼續說道。

  “明公南下督師,不過兩月時間,卻已擒斬小秦王白貴、託天王常國安,這些都是明公運籌之功勞,怎麼算是收效甚微。”

  “朝廷的攻訐明公更加不需要在意,攻訐越多,明公閣臣督撫之位便越發的穩固,皇上也會因此更加的信重。”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楊嗣昌此時也已經回過了味來。

  越多的官員彈劾攻訐他,便越能夠坐實他孤臣的身份。

  當今聖上最恨結黨,反而能夠讓他的地位更加的穩固。

  “明公所慮的第二點,則是左良玉、祖大弼驕橫跋扈,難以節制。”

  葉官明注視楊嗣昌的神色,繼續言說道。

  楊嗣昌微微頷首,葉官明便知道自己推算的不錯。

  “曹變蛟麾下多為北地騎兵,山嶺之間作戰不是其所擅長,雖然勇武,但麾下營兵不過三千,終究是雙拳難敵四手。”

  “左良玉、祖大弼與其叔父曹文詔同輩相交,用曹變蛟節制,只怕是也不能使其力戰。”

  楊嗣昌微微蹙眉,曹變蛟的到來確實可以改善一些眼下的情況,但是能夠起到改善的作用並不大。

  “誠如明公所言,曹總兵的到來確實是只能改善些許的境況。”

  葉官明微微挺直了身軀,面帶笑容道。

  “所以學生從始至終都並沒有將所有的希望,全都寄託在曹總兵的身上。”

  楊嗣昌眼神微明,將目光投到了葉官明的身上。

  “如今陝西局勢混亂,闖將李自成逃出川北,躍入鳳翔府引起動盪,攪動五府風雲。”

  “陝西省內如今空虛非常,省內兵馬部分滯留北地,部分則是由秦撫鄭崇儉所領於河南維穩,殘存兵馬根本無力抵擋李自成之兵鋒。”

  “二十日時,李國奇所部從漢中府北上入陝,但是麾下軍兵缺乏,僅能保全西安一府之地。”

  “既然祖大弼驕橫難制,不妨將其直接調回陝西,讓其與李自成搏殺,祖大弼與李自成舊有仇怨,必然不會手軟,如今局面正好可以放其歸陝。”

  楊嗣昌眉頭微蹙,他的目光一直都放在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身上。

  早在南下的時候,崇禎便對他有所交代。

  張獻忠罪大惡極,曾驚祖陵,絕不可赦,其餘賊寇可以剿撫並用。

  鳳陽皇陵被掘,其主謀之一便是張獻忠,當初之所以願意答應張獻忠的就撫,崇禎本就是憋著一口鬱氣。

  面對著北地一直不斷發展壯大的清國,崇禎想要將更多的力量放在北地,因此才答應了招撫。

  張獻忠在谷城的復起,徹底點燃了崇禎的火氣。

  對於崇禎親自下發的密諭,楊嗣昌自然是會遵守,他很清楚自己權力的來源,就是因為崇禎的信重。

  而且張獻忠部是當時義軍中最強的一支,如能夠把張獻忠部殲滅,其他各部就比較容易對付了,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並不衝突。

  不過現在,更多風雲突起,尤其是如今陝西的局勢更是一日數變。

  李自成在陝西連戰連捷,各鎮兵馬分散遊離,被其各個擊破,其勢力擴張甚大,聲勢越發強盛。

  “李國奇能力不足,陝西確實是需要一員重將……”

  楊嗣昌一手按著腰間的玉帶,一手輕撫著鬍鬚,心中已是有了決斷。

  祖大弼驕橫跋扈,難以指揮,如今處於湖廣,不僅對於進剿毫無作用,反而還作為壞的表率,影響其他營鎮。

  陝西的局面不容樂觀,派遣祖大弼去往陝西,既可以消除這些影響,還可以解除陝西危局。

  蝴蝶的翅膀已經扇動。

  李自成沒有如同歷史上一樣在河南起家,而是仍然留在陝西。

  劇情我已經徹底梳理完全,後續應該不會斷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