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三百零九章:風起雲湧(第2頁)

  遼餉盤根錯節,將遼東和中央用利益聯結了起來,哪怕是在贏取了青山關大捷,聲望達到了頂峰的楊嗣昌,也沒有敢去動遼餉。

  祖大弼作為祖大壽的親弟,祖大弼去寧夏做總兵,其中有很深層的原因,他作為寧夏總兵,歷來都是獨善其身。

  就是當初的洪承疇,很多時候也是沒有辦法節制祖大弼,只是聽之任之。

  楊嗣昌輕嘆了一聲,只覺得心神俱疲,南國本來形勢大好,卻被熊文燦弄成了一個爛攤子,更是拖累著他也被迫的陷落了進去。

  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分兵而戰,河南、陝西兩地突然出現的亂局,讓他不得不也分兵追剿。

  黃的功、孫應元領著勇衛營在南直隸對陣革左五營。

  賀人龍跟著鄭崇儉北上河南,陳望、曹變蛟、陳洪範三人留守在鄖陽。

  以至於現在他的麾下幾乎無將可用。

  除了左良玉和祖大弼兩鎮,他所領的部曲都只剩下了湖廣的兵丁了。

  “若是有陳望、曹變蛟一人在此,豈容羅汝才這等跳梁鼠輩猖狂?!”

  楊嗣昌神色陰沉,有些難以壓抑住心中的火氣,在朝中他何曾忍受過這樣的怨氣。

  “曹總兵已經奉命領兵南下,如今已至荊門,明日便可抵達當陽,等到曹總兵到來,如今困局必然迎刃而解。”

  眼見楊嗣昌慍怒,站在楊嗣昌身側不遠的文士上前了一步,低聲向著楊嗣昌稟報道。

  進言的文士名為葉官明,字甫光,是楊嗣昌麾下的首席幕僚,常獻籌謀。

  明時知縣赴任都會聘請師爺協助管理,知州知府亦然,師爺不屬於官府編制之內。

  而在中央,很多位高權重的文官,則是會聘請幕僚,協理公務。

  葉官明口中的曹總兵自然是指曹變蛟。

  陳望領兵在鄖北擒斬常國安,盡殲其部,完全解除了鄖北的威脅。

  如今的鄖陽府只剩下房縣南部山區的一部流寇威脅,已經不足為懼。

  楊嗣昌這邊無將可用,所以第一時間便是檄調曹變蛟領兵趕來。

  楊嗣昌聞言神色稍緩,宦海沉浮多年,讓楊嗣昌能夠很好的控制情緒,之所以如今失態,實在是因為進剿過於不力,左良玉和祖大弼連他的號令都敢不尊,與在朝之時落差實在是過於巨大。

  曹變蛟是曹文詔的侄兒,楊嗣昌和曹文詔之間的關係匪淺,藉助曹變蛟之勢,多少也能夠壓制一下左良玉和祖大弼。m.

  “甫光神情自若,想必是已有成竹在胸。”

  楊嗣昌重新恢復冷靜,他看著身側的葉官明,再無沒有半分的情緒波動。

  “不敢欺瞞明公,如今時局還並非到不可收拾之地步,學生確實已有破局之法。”

  葉官明恭恭敬敬的躬身應答。

  “明公如今所慮不過兩點。”

  “一是楊世恩、羅安邦兵敗身亡,影響沉重,進剿多月收效不大,為朝廷諸臣攻訐,因此而受皇上所疏遠。”

  楊嗣昌點了點頭,他最大的憂慮還是在於北方的朝廷之中。

  崇禎最恨結黨,因此楊嗣昌也沒有加入任何的黨派。

  雖然楊嗣昌也有一些嫡系,但在朝廷之中其實還是勢單力孤。

  戊寅之變時,因為清軍的肆虐,當時朝廷攻訐他的奏疏便若雪花一般。

  現在南方進剿的失利,必然也會引起朝中一直對於抱有敵意的大臣不斷的攻訐。

  “明公其實並不需要憂慮此事。”

  葉官明再度上前了一步,沉聲道。

  “楊世恩、羅安邦兵敗身亡,但是,檄調楊世恩、羅安邦兩人馳援夷陵之令,是由楚撫方孔炤所發,而非明公。”

  明時稱呼一地之巡撫,通常不稱呼所省份之名,而是用其地的所省份的單字直稱。

  湖廣便稱楚撫,陝西便稱秦撫,而河南則是稱豫撫。

  “明公收到塘報之後,第一時間便是傳令召還,並派遣左、祖兩鎮營兵前去接應,及時做出了補救……此事,就和羅汝才竄入荊州府一樣,和明公並無太大的關係……”

  葉官明沒有說完,在最後的關頭停下了言語。

  楊嗣昌眼神微凝,他何等的聰明,若是不聰明怎麼可能一路平步青雲,只是一瞬間便已經是想通了關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