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187章 新政施行

 “這老旱菸是真的嗆。”

 揮手示意魏忠賢離自己遠些,朱由校心下頗為嫌棄。

 這生菸葉子曬乾,不經過發酵直接抽,勁兒大不大且不知道,但嗆人是真的嗆人。

 “這些個物什,徐愛卿就先留下吧,朕琢磨琢磨,讓人先在各地皇莊種植一些,看看效果。”

 “古人有言,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若是有水土不服的問題,貿然推廣,傷的是各地百姓。”

 “待在皇莊中有了經驗後,再推行天下,方為良策。”

 “臣遵旨。”

 聞言,徐光啟對皇帝躬了躬身,答應道。

 待徐光啟走後,朱由校看著留下的諸多作物,派人尋來了內務府的太監,吩咐人先在京外皇莊試種。

 他前世雖然也算是農村出來的,但會種個錘子的地。

 這種專業的事情還是要專業的人來做。

 “任重而道遠啊。”

 待人都走後,看著桌上的一堆奏章,朱由校無奈的嘆了口氣。

 如今所面對的問題,不是一道聖旨、幾顆人頭就能解決的。

 官員缺額、官府職能混亂、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外患、天災、人禍。

 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理的清楚的。

 接下來,就要看新政在順天府施行的效果。

 而後開始往外推行,一步一步的重新構架出一個新的官府。

 徐光啟才走了沒多久,禮部尚書孫如遊就又帶著份奏章來了。

 “臣孫如遊恭請聖安。”

 在太監的帶領下進了大殿後,孫如遊躬身行禮道。

 “朕安。”

 揮了揮手,示意孫如遊平身,朱由校出聲道。

 “何事?”

 “回陛下,陛下前番下詔再開官考,選拔順天府官吏,至今已有北直隸考生七千餘人報名,臣請陛下命題。”

 “是了,該官考了。”

 聞言,朱由校恍然道。

 他差點都忘了,給順天府選官的事了。

 “此番命題,就以朕前番所命的兩套試卷為例,由禮部和翰林院分別出五套題吧。”

 接過孫如遊遞來的奏章,翻看幾眼後,朱由校對他道。

 “今日是三月十八,就以三日為限,各自出好題目後,給朕送來,朕看過後,抽選題目,作為本次官考試卷吧。”

 “臣遵旨。”

 聽到皇帝的話,孫如遊連忙躬身道。

 皇帝這算是將考試題目的命題權還給他們了。

 雖然選定權依舊在皇帝手裡。

 “本次官考,主要是給順天、天津兩府選拔出一些官吏,以推行新政。”

 趁著太監給孫如遊寫條子的時間,朱由校對孫如遊囑咐到。

 “你回去之後,同周應秋、袁世振、董應舉等人商議一二,對於考試的內容、方向,要有一個具體把握,需要務實,不能輕浮,主要從行政、律令、算科這三個方面去考。”

 “陛下放心。”

 聽到皇帝的話,孫如遊當即就道。

 “我大明科舉至今已兩百載有餘,就算秀才也是熟讀四書五經。而官考以選拔官吏為上,注實用,輕文案。”

 “你明白就好。”

 聽著孫如遊的回答,朱由校點了點頭,忍不住道。

 “孫尚書勤勉強幹,可謂是國之棟樑。不像有些個人啊,嘴上說的是震天響,而一旦讓他去做事,立馬就蔫兒了。”

 “臣謝陛下誇讚。”

 聽到皇帝的話,孫如遊躬了躬身,以示恭敬。

 “官考地方的,你打算放在哪裡?”

 揮了揮手,示意對方不必多禮,朱由校出聲問道。

 “依前番陛下於承天門前為天下選拔官吏之例,此次為順天府選拔官吏,就應該放在順天府貢院。”

 對於官考之事,孫如遊成竹在胸,當即就給皇帝說了起來。

 “依陛下所言行政、律令、算科三科。此次官考,臣竊以為,也應分為此三門,官考分為三日,一日一科。”

 而就在孫如遊與皇帝說著官考的時候,董應舉正與袁世振、周應秋正二人說著順天府新政的事。

 “城外如何如今還不知道,但城內的事,已經開始推行了。”

 拿著茶壺給周應秋滿上一杯香茗,董應舉頗為感慨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