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186章 這外來的和尚也不會念經啊

 事情和朱由校的想像,還是差了那麼一丟丟的。

 南海子鬧鬼,並不是因為有人知道皇帝在修狗籠子。

 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皇帝把京營都拉出去修了地球,大夥兒家的屋子漏水都沒人修了。

 但是,內帑的銀子,那是皇帝的私房錢。

 你卡皇帝搞銀子的路子,可以美化成防止皇帝與小民奪利。

 對於內帑的銀子,頂多是讓皇帝拿錢出來,支援外廷。

 但明目張膽的管皇帝怎麼錢,那就純屬看自己脖子夠不夠硬,夠不夠清流了,想讓皇帝看看你和海瑞差幾個青天了。

 所以,某些人就想出了江湖騙子招搖撞騙的路數——嚇唬。

 反正現在皇帝也已經回了西苑,只要搞的工地上人心惶惶,讓那些個士卒不敢再幹了,那這銀子不就省下來了嘛。

 聽著長隨關於錦衣衛用板車拉著幾具被火炮轟的四分五裂的屍體,滿京城找苦主的消息。

 趙南星忍不住用手捻斷了幾根鬍鬚。

 再聽著

 趙南星忍不住感嘆道。

 “怪事年年有,這兩年特別多。”

 去年兩龍並去的事兒,都不算怪事兒了。

 今年黃鼠狼給雞拜年,皇帝給權臣平反,這個才叫怪事兒好麼。

 這些年,大明出了兩個想做權臣的人,或者說權臣。

 穆宗方死,高拱就上《陳五事疏》,想要弄死馮保,奪了司禮監印,讓李太后擱後宮好好帶娃去。

 然後,現實就告訴了我們,沒有宰相的“相權”和皇權爭起來是個啥後果。

 內閣首輔高拱被貶還鄉。

 而高拱在內閣中的助手,方才入閣的高儀落的個“及拱為張居正所逐,儀已病,太息而已。未幾,卒。”

 僅一個月後,內閣輔臣高儀就病死家中,張居正一人獨握閣權。

 而後的十年裡,張居正一人,上頂皇帝,下壓朝臣,壓的整個大明都喘不過氣來。

 乃至於,張居正“囂張”的說出了那句“吾非相,乃攝也”。

 從大明兩百餘年的歷史,乃至於從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來說。

 對於這麼個權的不能再權的權臣,不一直是皇帝最為厭惡的存在嗎?

 怎麼會有皇帝想給平反呢?

 事情的正確打開方式,不應該是朝臣們上奏,說他張居正壞事兒沒少幹,但也幹了那麼一丟丟好事兒,應該給人家一個體面嗎?

 這皇帝親自出面給張居正平反,這不是助長某些人擅權之望嗎?

 理解不了,真的無法理解。

 最終,趙南星撓破了頭皮,也沒想清楚住在西苑的小皇帝是怎麼想的。

 而與趙南星一般,看不清皇帝是如何想的人,在京城中可謂是大有人在。

 但無論這些人是怎麼想的,禮部尚書孫如遊已經在準備流程了。

 至於說下面意見不一致,封駁聖旨。

 稀罕事兒。

 大明歷史上最後一次封駁聖旨是啥時候?

 天啟,剛登基的時候,不知道哪個損種出的主意,為了不給李選侍封貴妃,天啟自爆家醜,把李選侍給釘死在了恥辱柱上:由皇帝親口說出,李選侍虐待天子親母。

 看到這聖旨時,內閣輔臣方從哲人都麻了。

 親自去找天啟,勸這位爺別這麼說:李選侍再咋滴,那個也算的上是你後媽,給留個體面,這麼爆皇家醜聞影響不好。

 就差明說,爺啊,伱這麼幹雖然能堵死李選侍干政的路,但掉的是你的威望啊。

 但最後呢,天啟堅持,這句話還是留了下來。

 李選侍是沒再能翻的起啥大浪來。

 但天啟也暴露出自己是個政治雛鳥的面目,朝堂上直接就掀起了一輪驅邪用正潮。

 而現在,從登基到皇帝大婚。

 朱由校繞過內閣,直統六部,直接握住了大明錢袋子和印把子,誰敢小看這個十六歲的皇帝。

 而隨著禮部差人將給張居正平凡、恢復名譽的聖旨通行天下。

 而在後世的史書上,對於此事的評價是,大明正式走出“萬曆擺爛”時代,正式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這個時代叫做——天啟再興。

 不管後世人對此的評價是什麼,橫豎朱由校這會兒是顧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