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179章 也不知道名字起啥了

 傍晚時分,南海子校場之上,一千多人圍著大大小小的篝火,正在喝酒。

 坐在小馬紮上,看著眼前正被架在火上烤的沒腦袋麋鹿,朱由校一陣喃喃自語。

 “罪過,罪過。”

 這吃的也不知道是幾級國家保護動物。

 因為他的一句許天子苑中射鹿,結果人家就遭了殃。

 麋鹿,又稱四不像、麈(zhu三聲)、大衛神父鹿。

 額,最後一個勾掉。

 麋鹿曾今廣泛分佈於東亞地區,但由於氣候和人為因素,東漢末年就已經接近絕種,最後一支記載於史冊的大規模種群,應該是陽平關之戰時,大晚上跑出來幫曹老闆衝破張衛營壘的那群。

 自此之後,麋鹿的記載就漸漸變少,一直到元末,那群喜歡打獵的蠻子,讓人將僅存的麋鹿捕捉運輸到皇家獵場,以供遊獵。

 而這個獵場,就是南海子。

 大明皇帝沒那個喜歡遊獵的閒情愛好,故此南海子中的麋鹿大大小小有六群,很是龐大。

 前些日子,皇帝閒的沒事時做讓人專門數過,少說也有個兩千多隻。

 啥?為啥清初只有兩三百隻了?

 一個是受戰亂影像,另外一個就是你大清自稱是騎射民族,閒的沒事做就在南海子打獵,它能不少麼。

 “陛下請用。”

 當肉終於烤好,就有小太監端著切好的烤肉來到朱由校面前。

 “眾將士先食。”

 見狀,朱由校一揮手,頗為大氣的道。

 “末將等謝陛下隆恩!”

 聽到皇帝的話,圍坐在皇帝眼前篝火旁的眾將連忙高聲呼到。

 在他們的帶領下,一眾人紛紛呼喊了起來。

 聽著周圍人的高呼聲,朱由校只是擺了擺手,示意眾人開吃。

 四位將軍,一下午時間,一袋箭,打回來了二十一頭麋鹿。

 每個從遼東回來的人,也只能分到小小的一塊。

 數量雖然少,但吃的人卻是興奮。

 麋鹿啊,別說吃沒吃過,就是秦邦屏這些個中級將領,見都沒見過。

 割下一塊肉,撒上白的食鹽,就著煮熟的白粥,就是一頓天子御賜。

 就在朱由校拿著刀子替徐婉兒割肉時,劉時敏正帶著太監挨個攤子收鹿尾。

 這玩意兒是宮內做拂塵的原料,可不能讓這些大頭兵給帶走。

 “陛下重兵事,好武功,能禮下士。”

 在篝火的角落裡,看著可謂是“琴瑟和鳴”的帝后二人,孫如遊手中拿著柄解腕尖刀對孫承宗忍不住說道。

 “陛下於南海子練兵,頗有昔年武宗得江彬之助,京城練兵之風啊。”

 “嗯。”

 正咀嚼著一塊鹿肉的孫承宗聞言,只是簡單的點了點頭,沒發表什麼意見。

 這話就不對,是他這個帝師兼封疆大吏能回答的嗎?

 江彬是誰?

 大同遊擊將軍,武宗握住軍隊的抓手,外四鎮邊軍與京營互調的先導,正德的寵臣。

 在武宗駕崩後讓楊廷和與張太后給辦了,但後續繼位的世宗嘉靖從未明確評價過江彬。

 而且,楊廷和與張太后,在嘉靖手裡可都沒落的個好啊。

 這你讓我是贊同,還是不贊同?

 見到孫承宗不回自己的話,孫如遊眼珠子一轉,又換了一個話題問道。

 “孫公雖為講筵官,至今未給陛下講經,然陛下博覽群書,通古達今。”

 笑眯眯的看著孫承宗,孫如遊頗為好奇的問到。

 “不知道孫公昔年為陛下開蒙之時,所用何書啊?”

 “當然是四書五經、春秋左傳之類的了。”

 聽到這個問題,孫承宗眼神一閃,頓了一下後,淡淡的道。

 “原來如此。”

 聽到孫承宗的話,孫如遊恍然的點了點頭。

 孫承宗的話說了就和沒說一樣,但也表達了他的意思。

 皇帝書讀的雜,不是我孫承宗的鍋,是皇帝自己讀的。

 就在二孫閒聊時,朱由校將切好的鹿肉遞給徐婉兒,笑著問道。

 “麋鹿肉,以前吃過嗎?”

 “謝陛下。”

 對皇帝謝過恩後,徐婉兒才從皇帝手中接過碗,小聲的道。

 “婉兒從沒吃過。”

 小口的咬了一口鹿肉,徐婉兒的眉頭就皺了皺。

 很不好吃。

 雖然吧,鹿肉肉質細嫩、味道美、瘦肉多、結締組織少,可烹製多種菜餚。

 但皇帝的這個烤的吃法純屬暴殄天物,只放了鹽,連孜然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