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全新紙幣

 劉義隆有了想法之後,立刻開始謀劃,紙幣已經發行十餘年,百姓已經熟悉,所以一旦改革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否則會讓大好局面喪失。

 貨幣是起源於商朝的貝幣,原始貝幣是天然的海貝,它產於南海得之不易,光潔美麗,小巧玲瓏,堅固耐磨,便於攜帶,又是天然成形,夏商時代是被公認的中國最早貨幣。

 當時計算貝的單位是“朋”,十貝為一朋,隨著商品交換的擴大,貝幣的流通數量日益龐大,由於天然貝來源有限,不敷應用,於是便出現了仿製貝。

 最初的仿製貝是珧貝、石貝、骨貝、陶貝,以後便發展到用銅來製造,這就是銅貝。銅鑄幣的產生,使古代貨幣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銅鑄幣的發展及其廣泛流通是早期貨幣發展中的重大轉折。

 趙、韓、魏三國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幣。春秋時期的布幣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裝柄的空心銎,而戰國時期的布幣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對“空首布”而言,已無裝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鏟狀銅片,布幣形制大致分平肩,聳肩,圓肩和方足,尖足,圓足等類別,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聳肩尖足布,圓肩圓足布演化,地區後擴展到楚國和燕國等地,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

 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幣形狀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於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

 環錢也稱圜金、圜錢,是一種中國古代銅幣,主要流通於戰國時的秦國和魏國,圓形,中央有一個圓孔,錢上鑄有文字,一說由紡輪演變而來;一說由璧環演變而來,是方孔錢的前身。

 楚國鑄幣銅貝稱蟻鼻錢,由貝幣演化而來,銅貝錢文形似鬼臉,為“貝化”二字組合,蟻鼻喻小,意即小錢,楚國有文銅貝鑄幣俗稱“鬼臉錢”、“蟻鼻錢”,楚國除蟻鼻錢外,還有黃金稱量貨幣,是戰國時期唯一以黃金為流通貨幣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