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穩步發展

 劉義隆離開軍械坊,又調了一個營的青龍衛防禦軍械坊,而且還讓秦泰和鄭文傑召集人手加固軍械坊的城牆,並把這裡劃分為幾個區域,兵器、軍械、火藥都分開。

 並把制幣局也搬到了這裡,由青龍衛最精銳的衛隊把守,除了制幣局的官員,只有拿著皇帝、太子、尚書令共同簽發的手令方可進入,不論任何人出入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搜身。

 至於皂坊、酒坊和紙坊都放在城內,也有青龍衛的士兵把守。

 這些都是劉義隆的根基所在,每個坊都有專門的負責人,之所以分開是要做到互不干擾,防止重要軍械兵器的製作方法洩露,尤其火藥是重中之重。

 至於制幣局那可是機密中的機密,必須有一個外人難以進入的地方。

 自從荊露和香皂在北方流行,北魏朝廷就想方設法要得到製作之法,可後來得知是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弄出來的,北魏還派人偷取配方,結果沒有一個成功的。

 這可都是賺錢的法寶,劉義隆可謂是嚴防死守。

 現在荊州的龍山已經成為專門生產荊露和香皂的地方,兵器鎧甲都挪到建康附近了。

 而且現在生產的香皂已經經過匠人們的改進更加受歡迎。

 荊露根據劉義隆的提議開始分成好幾個檔次,當然售價也是不同的。

 這也使得劉義隆快速積累著財富,尤其暗中收買北方商人,把荊露和香皂大量的運到北方銷售。

 北魏也想辦法抵制這些,可是後來發現不僅富商、世家甚至朝中大臣也在使用香皂,也喜歡喝荊露。

 最後就連北魏皇室也對荊露欲罷不能。

 後來劉義隆又把紙張賣向北方,又收割了一波韭菜。

 至於兵器鎧甲軍械,這可是嚴令不準往北方售賣的。

 劉義隆還通過北方的商人購買馬匹,尤其是良馬,雖然北魏控制比較嚴格,但還是可以買到,至於西涼和北涼則是靠著馬匹生意賺了不少。

 這也使得劉義隆在麒麟衛建立了一支六千人的騎兵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