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科舉三甲

 朝堂上的爭鬥就這麼結束了,世家一派損失慘重,除了張家被夷三族外,還有兩個世家官員被降職,隨即徐羨之將太子一派的人安插進去。

 然後徐羨之向劉裕彙報科舉的結果,“陛下,此次科舉除前三名外已經確定名次,最後前三名還需陛下定奪。”

 劉裕道:“那就宣他們三人進來,朕親自考察,已確定名次。”

 三人在寺人的引導下進去大殿,便拜倒口呼萬歲。

 劉裕道:“平身吧,你三人先自報家門。”

 “草民劉瀟,建康本地人氏。”

 “草民許毅恆,祖籍幷州,但草民出生在建康。”

 “草民楚隗,建康本地人。”

 這時徐羨之把三人的試卷呈給劉裕。

 劉裕先看了劉瀟的試卷,策論評分很高,數算也不錯,就是經典有些地方有小的差錯。

 劉裕放下試卷問道:“劉瀟,你這策論所言可是很新奇,具體實施可有困難。”

 劉瀟的策論在劉義隆曾經的方法基礎上又提議可以由朝廷出面建立專門負責運輸的機構,負責各州郡之間的貨物運輸。

 劉義隆知道他的提議大體上相當於鏢局,但又有不同,但這讓劉義隆十分驚喜,雖然現在北方南下的流民相比以前少了很多,但是南方的土地基本已經飽和,再說給予土地之少一年以後才能有所收穫,這一年官府肯定不能不管,否則他們又將成為流民,所以劉義隆當時把劉瀟放入前三之中。

 劉瀟道:“陛下,而今流民數量已經不如從前,而且大多是青壯,太子殿下大力鼓勵經商,導致各地貨物運輸十分繁忙,如果有這麼一個負責運輸的衙門,必然會解決很多問題,不僅滿足各地運輸需求,官府出面可信度高,還可以解決流民生存問題。”

 很多人都頻頻點頭,認為這是個很好的辦法。

 這時劉義隆道:“父皇,這個提議非常及時,兒臣這幾日正為各州郡的貨物運輸發愁,很多商人因為貨物無人運輸而滯留建康,如若按此則可解決商人們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