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36(一更)

    李治是這麼想的, 還真就下意識地問了出來。
 

    李清月“”
 

    李治輕咳了一聲,看到女兒在原地盯著他沒吱聲,彷彿在對他進行無聲的控訴, 也稍微有點心虛。
 

    連忙說道“去吧去吧,去屯營兵裡挑兩個侍衛去, 讓我安心一些。你阿孃那裡也能放心。”
 

    李治算是看出來了, 雖說阿菟對他也挺孝順,畢竟當年都能畫出那麼一幅畫, 可若有一杆秤將他和媚娘放在兩邊, 稱一稱到底是誰在阿菟的心中分量更重,大約不會得出第二個回答。
 

    還是拿媚娘用作說服她的理由妥當些。
 

    李清月沒有抗拒李治給出的好意, 只是在臨去之前又自門邊探回了個腦袋“阿耶,北門屯營兵給我當侍衛保護安全, 那不是降職嗎”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北門屯營的兵馬, 與南衙兵不同,乃是李治的直屬私兵。
 

    屯營主要負責的確實是宿衛出行任務,需攢夠了資歷或者在特殊情況下才有參戰的機會,但怎麼說也比南衙十二衛更有機會得到天子青睞, 忽然成了公主的隨行侍從算怎麼回事
 

    李治好笑地看著那張面露憂色的年幼臉龐,“我與你一份敕令, 你拿給薛將軍看了就知道了。”
 

    李清月在立政殿侍從的帶領下往玄武門方向去的時候,往敕令上看去。
 

    見李治在上頭寫著, 跟隨公主與劉給事中外出的侍衛, 自“百騎”之中擇選,以三年為一任,與充當遊幸隨從待遇等同。
 

    “什麼是百騎”
 

    李清月在見到薛仁貴這個熟人後, 打了招呼便問道。
 

    薛仁貴自永徽五年洪災中下山搶險後,又得了李治一番獎賞。
 

    除卻寶馬財物外,李治還向他承諾,倘若高麗等地兵禍再起,便將他派遣出去獨立作戰。
 

    憑藉著他在貞觀年間積攢下的當地作戰經驗,還算熟悉地況,專業對口了。
 

    眼下還繼續在玄武門擔任禁衛軍統領,或者準確一點說,是屯營兵的總轄長官。
 

    聽安定公主發問,薛仁貴雖有些訝異於她的表現,還是回道“自貞觀十二年後,屯營兵歸於陛下親衛,分作百騎與飛騎,百騎的選拔募兵規則要比飛騎容易些,正如陛下所說,擔負的是遊幸隨從的職責。”
 

    就像陛下那次出行萬年宮,除了拱衛安全的騎兵隊外,一部分儀仗隊伍就是由百騎組成的。
 

    這些人或是能力或是資歷還有欠缺,被分在了次一等的行列。
 

    現如今既然陛下說了,跟著公主出行也算巡幸資歷的積攢,那便和他們現在所做的熬時間任務沒什麼區別了。
 

    不過
 

    “公主莫要覺得百騎屯營兵就是行將被淘汰的兵員,他們”
 

    “我知道的,”李清月答道,“能有機會出現在御前,就已不簡單了。”
 

    薛仁貴聞言頷首,雖沒在臉上表現出什麼異樣來,心中卻已對這位小公主多了幾分好感。
 

    他自同行的副將手中接過了一本名冊,放在了李清月的面前,“公主可從此名冊中選出幾個名字順眼的來,我再將人帶到您面前看看。”
 

    能入屯營兵的,形象都不會差到哪裡去,或許區別只在於合不合眼緣罷了。
 

    李清月也沒指望能從其中選出什麼潛力股來,乾脆隨手選了幾個名字好聽的。
 

    當人都被帶到她面前後,她挑挑揀揀地又只剩下了一個。
 

    就這一個,李清月還敏銳地意識到,薛仁貴臉上的神情有些怪異。
 

    “他的身份不對嗎”李清月好奇問道。
 

    都已在百騎營裡了,應當不至於吧。
 

    “那倒不是他也是通過正經選拔上來的。公主看他滿意就行。但他的本事比較尋常,沒什麼出挑長處。”
 

    還有些話,薛仁貴覺得不太適合同李清月說。
 

    比如說這個名叫唐璿的“百騎”原本應當算是個文官,曾經是吳王李恪府中的典籤,也就是盧照鄰在鄧王李元裕府中擔任的官職。
 

    吳王李恪在高陽公主案中被處死後,他府中的門客自然也一併失業了。
 

    陛下或許是對這位兄長還懷有幾分憐憫情緒,並未將他府中沒涉案的人員一併處死,反倒是令他們去地方上擔任戶曹等職務。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唐璿先祖中擔任高官的不少,讓他頗有點不甘心就這樣外放,便參與了北衙屯營的選拔,還真讓他給通過了。
 

    但若算起他在其中的位次,恐怕得算是吊車尾的,估計會在下一次募兵之中被篩選下去,繼續按照原本的路子走。
 

    當然,要只是作為公主在長安城中走動時候的隨從,唐璿也算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