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273章 《尚書古文疏證》出版

    葉向高給李三才寫了書信,又幫王文龍寫了帖子,於是王文龍到國子監請了個假便直奔揚州,兩人第一次見面李三才就熱情道“建陽打算開辦一個時事報刊”
 

    “正是為此事而來。”王文龍點頭說。
 

    “這是大利民生之事也”李三才高興說。
 

    沒錯,李三才在所有場合都表現的十分支持民意,對於辦報之事大為支持。
 

    這兩年他總管漕運,每次都頭鐵的和監稅太監對抗,已經將全天下反對礦監稅吏的聲音和自己綁定在一起。
 

    於是李三才雖貪汙,但每次對他的攻擊都被他轉化為對抗稅官員的坑害。
 

    比如今年李三才建議開渠建閘,修整運河清口一段,短短的一段工程,報價二十多萬,而且他直接留下漕糧接濟,這裡頭李三才不知貪了多少。
 

    督儲侍郎趙世卿力爭此項目有問題,李三才被彈劾後直接請求離職,萬曆皇帝看了趙世卿的奏疏後也直接同意。
 

    接著一瞬間從淮陽巡按、巡漕御史到京中的給事中、御史全都上書為李三才喊冤。
 

    連淮河沿岸居民都站出來喊冤,表示李三才是惟一能對付稅監太監陳增的人,此人絕不能離職。
 

    李三才在鳳陽和淮河漕運上怎麼撈錢運河沿線百姓不知道,但他在淮河沿岸拘捕盜賊、對抗太監,許多百姓真就覺得他是個好官。
 

    所謂欺世盜名大抵如此。
 

    聽了王文龍辦蘇州旬報的建議,李三才主動說道“王助教,我幕中有幾個頗能文墨的英才,不如也去你的蘇州旬報應個差事,一起將這報紙好好辦起來。”
 

    王文龍笑了,他要把李三才手下的那群貨招進旬報裡以後他這報紙不分分鐘變成李三才的傳聲筒
 

    他搖頭說道“不敢瞞李大府,我這報紙面對的是民眾,並不言及朝堂之事。”
 

    “這卻不是可惜”李三才大不以為然,“建陽既然有如此聲量,更應該為天下公器,當用報紙為天下發正聲正言也,如何只去處理一些市民瑣事。”
 

    王文龍說道“我實在無心於此,若李大府定要將我之旬報變為公器,那我寧願還是在蘇州旬報上寫我的。看來葉伯伯是讓我拜錯碼頭,小子打擾了。”
 

    見王文龍拱拱手就要離開,李三才連忙道“且慢且慢。”
 

    他想不到王文龍的念頭拿的這麼死,買賣不成仁義在,雖然不能把王文龍的報紙變成自己的傳聲筒,但是如果王文龍賣報能夠獲利對自己來說也是一樁進項,加上能夠收穫王文龍這麼一個朋友總是不虧。
 

    更何況王文龍是葉向高推薦來的,看在葉向高的面子上這個忙他也非幫不可。
 

    李三才叫住王文龍說道“建陽何必如此氣急你若是無心於大事我也不強求,即使退一步來說,我也很樂意蘇州民意有個表達的地方,此事我當一力支持。”
 

    李三才想了想說道“只是蘇州若有重大民意,建陽的旬報當不要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