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樑A 作品

第18章 為官為商都不易(第2頁)

 “現在看有兩個教訓值得我們吸取,一是雙軌制導致嚴重的腐敗,讓老百姓對我們產生對抗情緒。他們痛恨那些中飽私囊的貪官汙吏。而是放開價格時機不對,市場價格實建立市場經濟的關鍵,但在通貨膨脹時期放開價格管控顯然是冒進,因為市場的力量還沒有足夠多的供應者進入市場,讓價格自然回落。”

 “擔子很重啊,這幾年我們發展是很好,但我總覺得有些力我們沒發出來。”

 “這就對了,我的才智在這十年裡耗盡了。 以後的事看你 的新政了。哦,對了,興邦跟你幾年了?”

 “六年了。”

 “時間不算短了。年輕人沒在基層待過是個缺陷。”

 “這個我有考慮,這次說什麼也得動一動了,三年了,人家風雨後見彩虹。再不公平對待林玲都得來跟你急。”

 “哈哈哈,江河也跟我提了幾次,好像他意見也很大。好吧,舉親不避嫌,這次由著你們弄吧。哎,他那個女婿叫高強吧?在財政廳當副廳長?”

 “對,小夥子乾的挺好的。”

 “哦,江河昨天給我打電話說這次他也要退下來。想和我喝個告別酒。你參加麼?”

 “我就不摻和你們倆的事了。不過酒我可以給你提供兩瓶。”

 “哦哦呵,不去就算了,這個酒我有,我們兩個老同志敘敘舊,你不參加也罷。你這個山頭太明顯了哈哈。”

 江河沒想到翟柏濤能那麼痛快的答應來喝他的酒,這人一向難請的很。為此他和老伴程子英商量了好幾次討論定哪個飯店,後來想來想去還是擱家裡吃。兩大家子都來,熱鬧。酒宴設在週末,可以好好喝一頓,喝酒要喝透。聚會一桌飯,得好好準備一下。菜譜兩口子斟酌了好久,頗費了一番思量,最後定了8個菜,搞了個淮菜和豫菜的融合菜單,江河專門請了一個做淮海菜系的廚子,從禮拜五早上就開始準備,忙活到了傍晚,菜才備好。

 翟柏濤宗月琴兩口子領著宗昊、宗海先來了。江河兩口子把人迎進客廳先喝茶,小孫子江濤看見有小夥伴玩別提多高興了,幾個小兒擱院裡玩瘋了。

 張子英說,“昊昊我認識,依瑪帶著孩子經常來找江燕玩。那個是誰的?你擱哪撿的寶。”

 “志強的,扔在我這都快兩個月了。我退休了公家的事不幹了,這兒子又給我塞活,怕我閒著。”

 “都一樣,我家也這樣。燕兩口子天天覺得這孩子是給我老兩口生的似的。爹孃帶的還沒有爺爺奶奶帶的多。”

 宗月琴笑的前仰後合,“看起來家家都一樣,國人對子孫疼的鐵殼一樣,生怕受了委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子英拉過月琴跟她耳語,“小兩口天天嘻,你不知道癮有多大。”

 “哎吆,你個死老婆子,你年輕時不也這樣!現在讓你天天嘻你還能嘻起來吧?”

 “那還不累散架子。”

 兩個女人笑的前仰後合。

 男人們在書房談家常。

 江河和翟柏濤煙癮都大,兩個人坐在屋裡吞雲吐霧。

 “志強跟我說,人大那邊準備放他到地方高院掛職,可能也要來江南。”

 “志強也是正廳了吧?”

 “正廳。不過我總感覺他這一直在立法和司法那個圈裡轉悠,經歷太單一了,和地方幹部沒法比。”

 “哎,不能這麼說。你看高強從省委出來,一開始到財政廳工作也是啥也不懂,這不也磨鍊出來了嘛,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煉也不成器。現在省裡面想安排他去地方,南京市還缺個管金融的副市長。”

 “哈哈哈 ,一個閨女半個兒,我看你家這女婿都比一個兒還吃勁,家裡什麼活都是他幹吧?”

 “差不多。孩子天天偎依著我,擱一個屋簷下生活,我沒少教訓他。”

 “你比我幸福。家裡除了莉莉,志強遠在北京,國強在上海。哪個也給我提過煤氣罐換一換。哈哈哈。養兒防老,我看這話不一定正確哦。”

 “國強這孩子我瞭解,實幹派。不爭論,埋頭幹。”

 高強和江燕到家的時候,飯菜剛剛擺上桌。大家都到齊了,江河招呼大家開動。

 “都坐,高強倒酒。”

 “老翟,家裡孩子多,我看上菜就不要講套路先涼後熱了。”

 “好,自家人吃飯講什麼套路。”

 第一道菜是清湯鮑魚。這是豫菜頭牌菜,清新潔白,味道極其鮮美。只是做法耗時,先把鮑魚切片,加入少許湯上籠屜中火蒸,把草菇挖幹,下高湯鍋中氽一下,將高湯燒沸,放入鮑魚、草菇,加上精鹽、味精,略滾半分鐘起鍋;將草菇裝入碗底,鮑魚排碗麵,高湯徐徐倒入即成。

 “孩子們先喝湯。”女人們伺候孩子,男人們喝酒。江河這次把珍藏多年的老茅臺拿出來,開瓶老茅臺酒香氣是有力量的,是由內而外的,像花朵一樣綻放......

 廚師依次上了什錦菜、桂花鴨、醬牛肉以及下酒小神器油炸花生米。

 “老翟,第一杯,歡迎你們來家裡做客,大家來個開門紅吧。”女人們喝的是橙果汁,也端起杯來碰杯。

 茅臺就是茅臺。一入喉,酒體醇厚豐滿,落口爽淨醇甜,滿口生香。

 第一道大菜是東坡回贈肉。翟柏濤指著菜笑了,“老江有心了,我饞這道菜很久了。”

 “哦嚯,那我這菜譜是成功了一大半了,叨,趁熱吃。”

 東坡肉老少皆宜。幾個小傢伙很喜歡吃,入口即化。

 相傳此菜由蘇東坡創制,當地百姓為了感謝蘇東坡為官一任,為民造福,紛紛殺豬宰羊,將肉贈送給蘇東坡,以表達心意。蘇東坡並未拒絕,他親自指導廚師將這些送來的豬肉和羊肉進行刀工處理,並烹製成熟後回贈給黎民百姓。因此這道菜稱為“東坡回贈肉”。

 “老江,這是一道勵志菜,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誰誰愛民,民就愛誰。我幹這麼多年也沒有老百姓送我肉,說明我還不夠勤政,哈哈哈哈。”

 “只能講你不收禮。來,第二杯。”高強陪著三人舉著杯乾了。

 “高強這次要下去鍛鍊啊。”

 “是的,翟叔叔,我心裡有點打鼓,地方不比省級部門,更復雜一些。”

 “是啊,韓非子講: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沒有地方歷練的經歷,你就不能在好的位置上做好工作。地方是非常鍛鍊人的。沒有基層經驗,只會紙上談兵,趙括的悲劇必會重演。”

 “我一定好好幹。”

 “哎呦,這句話你得給你轄區的百姓講,你得答卷是他們打分的,不是我這個即將退休的老頭子。來,老江,第三杯幹了。”

 “好,痛快。”江河和翟柏濤一碰杯,仰脖子一口乾了。

 接下來廚師又陸續上了糖醋四孔鯉魚、羊肉炒雞蛋、淮海地鍋雞。

 大家喝的痛快,三人一瓶半下去了,江河還要倒酒,宗月琴過來了。

 “不能再喝了。吃飯吧。”

 江河看著翟柏濤,翟柏濤一抹嘴,“別看我,我家裡月琴是班長,我只能排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