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63章 張說:從武周至開元宰相(第2頁)

 到了睿宗李旦統治時期,張說的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他被任命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是唐代宰相級別的重要職務,職責涵蓋輔佐皇帝處理國家日常政務,同時他還肩負起監修國史的重任,這就意味著張說不僅要參與國家治理,還在文化傳承與歷史記錄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彰顯了他在政務與文化建設上的雙重才能。

 隨著時間推移,張說在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的開元元年(713年)達到了個人仕途的一個高峰,被任命為中書令,位極人臣,受封為燕國公,一時風光無兩。然而,官場如潮,起落無常,張說未能始終平穩,此後他遭遇了貶謫,先是從中央朝廷調離至地方,擔任相州刺史,後又轉任嶽州刺史。這一時期的挫折並未能阻止張說的抱負與才智,反而鍛鍊了他的堅韌與智慧。

 到了開元九年(721年),張說再度受到唐玄宗的重用,迴歸權力核心,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要職,再次參與決策國家大事。隨著歲月的推移,張說的官職不斷攀升,最終在開元十三年達到左丞相的高位,至此,他已成為大唐王朝舉足輕重的宰輔重臣。張說逝世後,因其一生忠正清廉、文治武功而被追贈文貞的美諡,兩年後,魂歸故里,長眠於洛陽萬安山家族墓地中,完成了他輝煌而又波瀾壯闊的一生。

 三、才情橫溢與文學成就

 張說,在唐朝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不僅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幹和軍事指揮能力著稱,更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文學巨擘。他嚴守氣節,言出必行,人格魅力深得時人讚譽。張說的文章風格俊逸流暢,結構嚴密有力,尤以撰寫碑誌見長,其辭藻華麗而不失莊重,敘事抒情渾然一體,因而被尊稱為“大手筆”,諸多反映唐代重大事件和紀念重要人物的碑銘傳記等重要文獻,均有他的不朽之作。其作品輯錄成《張燕公集》,該文集流傳千古,成為後世學者研究唐代文學和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學修養與高尚情操,令人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