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63章 張說:從武周至開元宰相

一、早年經歷

 張說是唐朝中葉一位聲名卓著的政治家、軍事家及文學家,他的根系源自河東(現今山西省),後移居文化底蘊深厚的洛陽。這位在多個領域展現卓越才能的歷史人物,其輝煌的仕途生涯可以追溯至武則天執政末期的永昌年間(689年—690年)。年輕的張說在此期間通過嚴格的科舉考試脫穎而出,成功取得進士資格,由此開啟了他在大唐官場的廣闊舞臺。

 在武則天時期,張說初露頭角,任職太子校書郎,負責整理皇家藏書及教育事務,這不僅是對他文才的認可,也是對其德行修養與學術素養的高度肯定。隨著才智與經驗的增長,張說穩步晉升,成為左補闕,這個職位要求他對國家政策提出批評和建議,直接參與到帝國決策的過程中。他所展現出的深邃學識和敏銳洞察力,使其在朝廷中逐漸嶄露頭角。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張說還深度參與了當時一部重要的綜合性著作《三教珠英》的編纂。這部集合儒、釋、道三家智慧的鴻篇巨著,旨在融匯三教思想精華,彰顯了唐朝兼容幷蓄的文化精神。經過數年的辛勤努力,大足元年(701年),《三教珠英》終於得以完稿,鑑於張說在編纂過程中的重大貢獻,朝廷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進而將其提升為鳳閣舍人,這是一個直接服務於中樞決策機構的重要職務,標誌著他在政壇的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

 二、宦海浮沉與重任在肩

 景龍元年(707年),對於張說而言是一個轉折性的節點。這一年,張說因母喪遵循儒家孝道,毅然離職守孝,表現出對傳統倫理的堅守和對家庭親情的重視。待孝期屆滿,張說重返政壇,先是出任工部侍郎,負責全國工程營造與物資儲備等事宜,隨後調任兵部侍郎,執掌軍政、武官銓選以及軍事設施等相關事務,顯示了他在行政管理方面的紮實功底和廣泛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