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448章 人生導師

    李泰是個天才,這點毋庸置疑。
 


    不管是歷史上的李泰,還是學習了新式學問的李泰,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便是,當他遇見他想學的學問時,他能依靠自己,很快將那些學問給吃透。
 


    李讓留下來的數學,物理,化學之類的各種教材,充其量只算是知識碎片,還不足以撐起一整個知識體系。
 


    但李泰愣是從中找到了一條他自認為對大唐最有用的理論體系。
 


    就是他最開始說的那兩句話。
 


    “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而他之所以矢志不渝的把這兩句話當作他傳播新式學問,打倒頑固舊學派最犀利的武器。
 


    則是來源於那些被人稱之為奇技淫巧的東西。
 


    比如,依靠水利便能使用,且效率比驢比人要高上數倍的水磨。
 


    在大旱時節,亦能從河中取水灌溉農田的水車。
 


    還有能夠深耕深種的同時,還能省下一頭牛和一個壯漢的力氣的曲轅犁。
 


    而這些,只是下層的東西。
 


    上層的東西,那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如能夠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的火藥,如能夠讓書籍快速普及開來的新式造紙術,活字印刷術。
 


    乃至於現在大唐用來掌控各地輿論的報紙。
 


    這些東西,在正經讀書人眼中,都屬於奇技淫巧。
 


    但就是這些奇技淫巧,讓整個大唐的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了。
 


    糧食產量提高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提高了,國庫也逐漸豐盈了,甚至連多線作戰都已經勉強能夠應對。
 


    李泰親眼看見了這些東西。
 


    一開始,他並不明白為何這些東西明明對百姓有利,對國家有利,對朝廷有利,但就是得不到主流讀書人的支持。
 


    但隨著他將李讓留給他的那些知識碎片研究到了極致之後,他明白了。
 


    原來治理河工,河水的泥沙量是可以計算的,多大的河水築多大的壩體,用多少錢糧,都是可以計算的。
 


    還有修橋鋪路,賑濟災民,修建房屋,建城,修建陵寢,開山裂石
 


    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計算。
 


    而根源,就在於計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