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11章 風聲


攻下了高都城,魏延一直緊繃著的心情,終於放鬆下來:

“有了高都城,上黨之地,可謂無憂矣!”

站在最高處,望向南邊,他甚至還有心情笑著對身後的一眾人說道:

“賊人的援軍到了天井關,卻在最後一刻錯失良機,不知那賊將,此時會是個什麼心情?”

王含等人,皆是跟著乾巴巴笑出聲來。

左驃騎將軍好不容易講個笑話,不笑豈不是太不給面子?

雖然這個笑話有點不太好笑。

畢竟這些天裡,為了攻下高都城,將士的傷亡有些過大了。

大夥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大概是看出了眾將的心理,魏延難得地放下脾氣,多解釋了幾句:

“吾前番對高都城圍而不攻,除了是想讓工程營把高都城外圍破壞殆盡,方便後面攻城。”

“其實也是為了儘可能地吸引天井關的賊兵前來救援。”

“吾所欲者,乃是待天井關的賊軍盡至高都城,便驅軍一鼓破城。”

“到時天井關少有守兵,吾等挾大勝餘威,自可破關而入。”

說著,魏延伸出手,對著南邊用力一握,似乎是要把天井關掌握在手中:

“到了那時,大漢將士,便可在太行陘進退自如,河內賊人,卻是一日不可安寧。”

得到了高都城,只能算是堵上了上黨郡南邊的缺口。

但想要進軍河內,則須得掌握天井關。

因為天井關是太行陘上最重要,同時也是最險要的關口。

“可惜啊……”

這一聲可惜,有些嘆息,也有些怨怒。

雖然可惜什麼,魏延沒有明說出來。

但在場的人,聽到這裡,心裡基本都有些明白。

魏昌張了張嘴,想要勸慰自家大人,但一想到前日被踹得差點背過氣去,他又閉上了嘴。

算了,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去觸大人的黴頭了。

魏昌不說話,其他人就更不會說話。

反正高都城已下,左驃騎將軍就是說一些稍微過份的話,也無傷大雅。

畢竟聽說當年左驃騎將軍還在背後議論過丞相呢。

而且有一說一,方才左驃騎將軍所說的,憑心而論,確實也算得上是一個良策。

如果左驃騎將軍當真計劃了這麼久,卻在最後關頭被抽調兵力,導致功虧一簣,心有不滿,也是可以理解。

當然,左驃騎將軍與中都護不和,沒有事先與中都護溝通好,造成的這個失誤,可能也是天意吧。

魏延看到眾人都在沉默,無人反駁。

當下不由地暗自冷笑,更是堅定了自己的計劃之所以受阻,正是因為憸人施了奸計所致的心理。

至於這個計劃,他是一早就有準備,還是在聽了郭循的勸說之後才有,重要嗎?

反正他只要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左驃騎將軍本來可以取得更大的勝利就行了。

正如當年他在先帝面前拍著胸口所說的那樣: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還比如在丞相面前建議:

領一偏師,襲擊長安,必能令賊人棄城而逃,然後就可以直接下潼關而拒敵,到時候丞相帶著大軍過來接管長安就行。

現在噴一噴馮某人,害得自己不能趁機攻下天井關,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反正先把話放出去再說。

當然,沒有人說話,並不代表著就所有人都同意魏延的說法。

比如王含,倒是有心想要為中都護辯解幾句。

畢竟這等陣前之事,沒有提前溝通,中都護怎麼可能猜得到左驃騎將軍的想法?

只是他想了想,左驃騎將軍很明顯是想要藉此事與中都護別苗頭。

事關軍中兩位大老的鬥法,他人輕言微,真要敢冒然進場,怕不是要橫死當場?

不過在退下來以後,王含還是私下裡還是忍不住地對文實說道: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況陣前之事,即便有預,亦常有廢。”

“前左驃騎將軍不與中都護預觀後事,今卻用後事苛責中都護,此有些過矣。”

文實年長,想法要成熟一些,故而比王含看得開:

“中都護不過而立,而左驃騎將軍已經近耳順之年,朝廷將來不靠中都護,難道要靠左驃騎將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