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400.第400章 召上官相公

 第400章 召上官相公

 高句麗的政變,很快也傳到了一直留心高句麗情況的李治耳中。

 即便是現在,李治還沒有完全放棄在封禪之前,奪回高句麗。

 當然他並不準備干涉陳青兕的戰略,而是在等變化。

 萬一出現了進攻的時機呢?

 戰機向來可遇不可求,稍縱即逝,誰也無法確定會不會再度出現。

 李治也是一直盯著高句麗的……

 畢竟這關係到他的封禪,是否真的完美。

 結果等到的卻是淵蓋蘇文在政治場上的最後一舞。

 李治是何等人物?

 當即明白,淵蓋蘇文這等梟雄的謝幕,絕不至於只是為了高句麗的後患,必然是為他們所準備的,只是因陳青兕的關係,唐軍並沒有貿然出擊,這才導致了對方選擇了安內。

 如果沒有聽陳青兕的,選擇進攻高句麗的話,會對上一頭將死的兇獸。

 忍著忍著,現在聽到消息,武皇后漸漸的卻麻木了,已經感覺不到任何的傷痛。

 因為她的丈夫是天下之主,一言便可定她生死榮辱,而她的姐姐向來刁蠻霸道,真要撕破了臉,誰也保不準對方會幹出什麼事情來。

 ……

 這想到了許敬宗,武皇后腦中浮現出一個人來。

 李治認命地嘆了口氣,這回真不再管高句麗的事情了,將心神都放在了封禪大典上,當然忙裡偷閒,還是少不得跟韓國夫人胡天胡地。

 房仁裕在這方面就乾的不錯,給他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情報。

 只是武皇后不敢,也不能。

 李義府!

 此人是唯一一個在她最不起眼的時候依舊願意為她效力的人……

 因幼年遭遇,武皇后缺乏安全感。得到李治的庇佑,方才略微安心。

 得重新尋一個可靠之人……

 終究是幾百年才有一次的盛舉,今天總不能完全照搬五百年前的禮節流程。

 除了皇帝應該乾的事情以外,下面臣子該幹什麼,是可以根據情況改變的。

 李義府的政治嗅覺,並非房仁裕可以相比的。

 皇帝祭天這是毋庸置疑的,可誰來祭地,這很關鍵。

 一想到這裡,武皇后後槽牙都要碎了。

 有道是皇帝是天,皇后是地。

 只是那種不安的恐懼,湧上了心頭。

 武皇后並不怕愚蠢的姐姐,只是現在是關鍵時候。

 武皇后需要提前知道風向,也不是讓人添油加醋,改了無數個版本的八卦。

 武皇后聽著一次又一次的消息,一開始她還會覺得委屈傷感,想找李治哭訴,天下女人如此多,為何偏要跟她的寡居姐姐苟且。想要質問韓國夫人,為何要勾搭自己的丈夫,自己對他們不夠好嗎?

 李治此舉,無疑在武皇后的心頭紮了一刀又一刀。

 她皇后為何不能亞獻祭地?

 在這種情況下,武皇后不願意多生事端。她不想功虧一簣,讓天下人知道家中醜事,給人一種她武皇后連家事都處理不好,哪有資格越俎代庖,頂替公卿亞獻祭地?

 故而面對自己丈夫的偷腥,面對自己的姐姐背叛,武皇后靠著強大的意志力,硬生生忍了下來,就跟沒有這回事一樣,一如既往的為丈夫分擔壓力,一如既往的跟姐姐有說有笑。

 她一直以為自己的丈夫就是她的天,她最大的靠山。卻不想,這靠山體弱,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倒下。想著自己的年少的兒子,想著自己一介弱女子,靠山不在,未來將會被那群公卿大臣欺負成什麼樣子?

 依舊是恐懼,讓她不放過任何壯大自己的機會。

 “皇后殿下韓國夫人又進宮了!”

 就算取勝,也是慘勝,何況還有給兇獸咬死的危險。

 她不敢質問自己的丈夫,也不能質問自己的姐姐。

 依照以往的規矩,是公卿大臣亞獻祭地。

 “皇后殿下韓國夫人又進宮了!”

 但其中是可以改變的,這泰山封禪終究不過三次,一次秦皇、一次漢武,還有一次是漢光武帝,三次封禪規模規格不同,流程也各有不同。

 武皇后越想越氣,尤其是許敬宗,這老王八開始對自己恭謙有禮,一察覺點點問題,就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