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399.第399章 神人乎

 第399章 神人乎

 淵蓋蘇文知自己時日無多,看著飛速成長的愛子,吃力地說道:“我高句麗與中原實力差距過大,幾次大戰皆是靠舉國之力,勉力而勝。而今再次到了生死存亡之地,且此次敵人,遠勝以往。”

 身為一代梟雄,淵蓋蘇文不怕對手的強大,只怕對手不敢來打。

 不管實力多懸殊,哪怕是對上韓信、李靖這樣的無敵統帥,只要來戰,就有獲勝的可能,哪怕希望極其渺茫。

 便如楊廣、李世民的幾次征伐?

 誰敢相信,浩浩蕩蕩的大隋百萬大軍,連一個遼東都打不下來?

 誰又敢相信,戰無不勝的貞觀天子,以摧枯拉朽之勢,取遼東,攻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僅首級便收穫四萬,自己只陣亡兩千餘,最後會在安市城下功虧一簣。

 多次擊退強大的中原王朝,給了高句麗這個民族不懼任何強敵的底氣。

 這也是淵蓋蘇文最後一子,趁著自己還活著,跟最強大的敵人殊死一搏的勇氣。

 然而陳青兕的這種鈍刀割肉,對於現在的高句麗是致命的,一點抵抗的力量都沒有。

 從淵蓋蘇文的角度來說,陳青兕這樣的對手,確實比李世民這級別的人物更加難纏。

 相比一個陌生還有仇的存在,世代友好的高句麗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蠻夷是沒有信譽的。”

 他還特地給程名振寫了封信解釋原由,避免造成對方的不快。

 “父親!”

 最終還不是因為翅膀硬了,有了別的心思?

 面對夷狄,想要他聽話,至少得斷了他們的兩條胳膊,然後施恩,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故而陳青兕在給程名振的回信中強調“夷狄不可信,靺鞨、穢貊與高句麗相互扶持,彼此倚仗,實力頗為強盛,不好掌控。唯有讓他們受到切膚之痛,方能體現我等仁義。”

 程名振進攻高句麗的提議被否決了,李治自然要給他一個交代,也說了陳青兕的意圖,還讓他關於東北的事情,可以與陳青兕多多溝通。

 營州都督,東夷都護程名振特地派人來詢問一下,是否要乘機拉攏救援契丹、靺鞨、穢貊諸部。

 這類級別的大佬,屢次建言受阻,未必不會存著些許不滿。

 在他們有戰力的時候,那不叫施恩,而是資敵。

 於是乎,契丹、靺鞨、穢貊諸部,在這個冬天,損失慘重。

 “還有……”

 淵男生暗自垂淚。

 高句麗為了抵禦大唐,在遼東北部一帶以山建城立寨。

 當年唐薛蜜月期的時候,那關係是何等要好。

 其中還有個別部落直接消亡在顯慶八年這個冬天裡。

 結果捱到了,自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如果是他人,程名振武將脾性,或許會有些不滿,但陳青兕是他最愛兒子的上司。

 就如薛延陀……

 薛延陀常以馬、牛、羊、駝、貂皮等進貢唐朝。數量之大,動輒數千,甚至數萬,進貢隊伍綿延十里。

 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

 高句麗的這場大戲,在陳青兕的戰略定力下大唐並未摻合其中。

 毫無疑問,高句麗與北邊諸部的仇恨,也就此結下了。

 本來秋天是獵物最肥的時候,契丹、靺鞨、穢貊這些草原民族,漁獵民族都會乘此機會儲蓄過冬食物,以熬過東北的冬季。

 他們就如吃瓜的群眾,看著淵男生拒絕補償支付契丹、靺鞨、穢貊諸部約定的糧草。

 契丹部已經有一部分倒向了大唐,但靺鞨、穢貊生活在東北深處,與大唐並不相鄰,也沒有什麼交流。還存在著血海深仇:當年太宗皇帝李世民攻打高句麗,高句麗北部絕奴部褥薩高延壽和南部灌奴部褥薩高惠貞統高句麗、靺鞨之眾十五萬救安市,結果被太宗皇帝的三萬兵直接在駐蹕山突突了。

 雙方離的不遠,父子兩人常有書信往來。

 在淵蓋蘇文也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夷狄之別分得清。

 現在契丹、靺鞨、穢貊與高句麗交惡,正好可以摻和一手,趁機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