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393章 尋常男子,哪能入她的眼


 第393章尋常男子,哪能入她的眼

 洛陽,貞觀殿。

 李治將手中的《破高句麗疏》放在了一旁,清秀的臉上透著幾分笑意。

 其實他對陳青兕在百濟的行動,不能說是瞭如指掌,卻也是盡在掌握。

 但李治發現,自己的掌握有些多餘。

 陳青兕這個手握軍政大權的鎮邊大帥,與尋常的邊帥不一樣。

 大多地方邊帥都不太樂意與朝廷打交道,對於朝廷派過去的使者表面上恭敬非常,心裡卻是恨不得早點滾蛋。

 這邊帥與地方官吏或是使節不和鬧矛盾也是常見之事。

 陳青兕這邊卻沒有這種情況,甚至都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安排。

 他的每一份奏疏都將自己的所幹之事,逐一表述,幾乎可算是大事事無鉅細。

 李治臉色微變,肅然說道:“上官愛卿,可有證據?”

 李治自語了一句。

 只要不過分,只要不誤事,沒有多少人會去深究。

 許敬宗只不過是順著李治這位皇帝的意思行事而已,並不屬於武皇后的心腹,只要李治這皇帝改變對武皇后的態度,許敬宗也會改變態度。

 哪怕明知陳青兕的用意,李治依然覺得高興,也因如此對於百濟方面的情況,他這個皇帝甚至瞭解的不屬於諸相。

 許敬宗是萬萬動不得的,他上官儀還不至於愚蠢至此,去惹李治最信任的臣子。

 上官儀心中也因此湧現暖流,陛下是支持自己,在乎自己的。

 只要有機遇提攜,隨便都能選出十幾二十個族中精英。

 不過好在許敬宗並不是武皇后的人,而是李治的心腹,只是李治這皇帝身體不適,將權力下放。

 武皇后得勢並不久,能夠成今日之勢,與左膀右臂許敬宗、房仁裕密不可分。

 思前想後,武皇后便將目光落在了房家身上。

 他居於高位,想著不是如何揚名立萬,青史留名,而是照拂房家,讓房家人因為自己享受福利走上仕途。

 畢竟人生在世,誰又沒有幾個親朋好友,誰又沒有幾個家人親人?

 “宣!”

 將他除去,等於斷武皇后一臂。

 他氣得直接起身,將手中的奏章重重甩在案几之上。

 上官儀恭恭敬敬的從懷中取出一份奏章,雙手呈上說道:“確有實證。”

 李治聽是上官儀,臉上笑容更甚,原本愉悅的心情,更加的痛快。

 但話又說回來,身體高位,提攜一下門人族人,也是人之常情的。

 “有陳卿在,高句麗無憂矣!”

 房仁裕是除李義府以外,第一個願意依附於她的人。提攜房家,既可拉攏房仁裕的心,也能獲得千金買馬骨的效果。

 上官儀的實證,無可挑剔。

 李治看著手上的證據,勃然大怒,說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朕念及房梁公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力,寬恕他亂百濟之事,依舊予以重任,卻不想他竟這般負朕。”

 本來房家子弟有房玄齡這位大唐第一賢相福澤,族中弟子雖無人挑起大梁,卻也以胥吏的身份,遍佈各地。

 “陛下,上官相公求見。”

 這些都屬於心照之事,上官儀為了對付武皇后,卻將這心照之事揭開了。

 於是武皇后多提攜房家後人,而房仁裕一心為房家,也樂得如此,愈發賣力為武皇后辦事。

 房仁裕不同,他是確確實實的武皇后的人,憑藉職位便利,為武皇后幹了不少的事情。

 上官儀沒想到效果如此之好,趕忙作揖:“陛下息怒,為此人氣急傷身,不值當。”

 李治並非不知陳青兕的用心,但有些事情,做與不做是不同的。

 上官儀一臉肅容,行禮參拜。

 “陛下,臣彈劾兵部尚書房仁裕任人唯親,倚仗自身權勢,庇佑房家族人。”

 “上官愛卿,免禮!”

 李治長吐了口氣說道:“上官愛卿說的在理,為此人生氣,不值當。”

 上官儀既決定與武皇后打擂,便將房仁裕視為第一目標。

 李治從內侍手上接過奏章,看了奏章內容,卻是實情。

 房仁裕此人文武兼備,能力不俗,但有一弱點,宗族心思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