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些淵源(第2頁)

 他面上不動聲色,只笑著說道:“這位老哥,我路過貴宅,正好口渴,想討碗水喝,不知是否方便?”

 “一看您就是個讀書人。我是個粗人,家裡就我在,您儘管進來。”

 喝著水,蘇外公說這水甘甜,跟這位老者說上了話。

 這家人姓許,只爺孫倆,靠打獵為生,孫子許義去後山了。

 兒子兒媳早年出門賣山貨,遭遇兵匪,雙雙丟了性命,連個屍首都沒找回來。

 老人家經歷了太多苦難,似乎也太久沒跟人傾訴了,也或者周圍村落的人,都聽過很多次,早就不耐煩聽了,老人家自己就打開了話匣子,將家裡的一些事,都說了出來。

 一個想聽,一個想說。

 兩個陌生人,竟然相談甚歡。

 許義帶著獵物回家,就看到爺爺的臉上,竟難得露出笑容。

 這麼多年了,爺爺的這種輕鬆模樣,他都快忘記了。

 許義感激蘇外公的耐心,一定要留他在家裡吃飯。

 這事說起來也能理解,許老頭就跟那祥林嫂一樣,心裡苦,想一遍遍找人傾訴,一次兩次還行,說的次數多了,那同情憐憫早就變成了不耐煩。

 許老頭難得碰到一個主動上門來的外鄉人,願意聽他倒倒心裡的苦水。心裡的苦水倒出來,少了一點,當然心情輕鬆了,臉上的皺紋也跟著舒展了不少。

 蘇外公也沒客氣,他趁勢留了下來。

 就這樣,蘇外公把許家裡裡外外看了一遍,才發現真正的穴眼,就在許家後罩房下。

 這後罩房,嚴格來說,只能算是棚子,只有一面後牆,和擋雨的半截屋頂,平時用來堆放些柴草工具。

 原來如此,一塊風水寶地的穴眼,許家人沒當正經屋子罷了,還暴殄天物,當成了堆破爛的……

 這壞了寶地的氣場,當然也就享受不到旺氣。

 蘇外公又看許義這人眼神清明,不卑不吭,便有心想幫幫他。

 吃過午飯,他特意將許義喊到後院,指著柴火堆下一個地方,告訴他:“有件事,你得提前做好準備。你爺爺大限已至,等到那時候,你將你爺爺裝殮後,就放在這個地方,彆著急下葬。”

 許義年紀還不到二十,聽到這話,猛然抬頭,眼睛裡都是難過,不過很快也明白,爺爺走了也好,正好去跟奶奶還有父母團聚,也算是解脫了。

 他點點頭,表示會照辦。

 蘇外公又接著說:“還有一事,你一定要記住。到時有人來跟你買這個院子,你記住,這個院子不能賣。那人堅持要買,你就只提一個條件,讓他們家嫁個閨女給你。你記住,不要錢,只要媳婦。”

 許義又點頭,等蘇外公離開的時候,他不知突然想到了什麼,送到大門口,彎腰給蘇外公行了一個大禮。

 後來的事情果然都如蘇外公所說,沒多久許老頭走了。

 許義拿出不多的家財,給爺爺買了一副薄棺,裝殮後也不發喪,就放在自家後院棚子下。

 雖說許家住在村後,沒有鄰居,可許老頭過世,又是棺材又是裝殮的,瞞不過村裡人。

 可是不見這許義請人吹打,也不見這小子給爺爺下葬。

 實在有人看不過去,便跟村裡人商量一番:“莫不是,這許小子,買完棺材,一分錢也拿不出了?”

 “這人啊,都說要入土為安。可許義這小子,也不知咋想的。他要是開口借錢,咱們也幫幫他。”

 “可他沒主動開口,咱們也不好管啊。”

 “現在還沒到夏天,等到了夏天,那不得臭咯?”

 村裡有人到底看不過去,主動跟許義說,不行就在後山上隨便找個地方算了,後山是一大片深山,近村的地方多山石,那地方挖不動,當然也葬不了人。再往裡走,山裡多野獸,村裡人也不敢上去。

 村裡人勸著:“許義,你反正有打獵的手藝,別人害怕不敢進深山,你小子用不著怕。哪能把你爺爺,一直停在家裡?”

 無論別人說什麼,許義只說謝謝,卻也解釋一二:“我只想爺爺多陪我幾天。等過些時候,我就給爺爺下葬。放心,我不會等到大夏天,讓爺爺發臭!”

 不管怎麼說,村裡人雖然私底下議論,可到底沒再說別的。畢竟許家在村後,許老頭停棺在自家院裡,礙不著別人。

 許義這樣的行為,看起來及其怪異,也讓村裡人對他,更是避之不及。

 在許老頭停靈第七天,有幾個人敲開了許家大門。

 其中有一人穿著綢緞衣服,還有兩個人拿著風水羅盤,另外還跟著幾人,這幾個人穿著細棉布衣服,一看就是那富貴人的家僕。

 穿綢緞的老爺先開口:“這位小哥,鄙人姓桂。想跟你買下你這個院子,小哥看看多少錢能賣?”

 許義問:“我家院子破敗,桂老爺怎麼會看中我家院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桂老爺當然不會說實話,可看看身邊左右兩位拿著羅盤的先生,只能勉強解釋:“能不能讓我們進去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