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些淵源

舅甥爺倆去南鄉,這個年代的交通並不方便,大部分路程要靠走。

 他們得先坐長途過路車,坐到縣城。縣城是個大站,等到站下車,後面的路,全靠走。

 姚家大隊和蘇家大隊所在的公社,叫寧莊公社。

 在兩個大隊西邊和西嶺之間,正好有條瀝青路國道經過,這條國道一路往南,把公社分成東西兩大塊。

 以前分別叫寧東村,和寧西村,後來改了,變成了寧東大隊和寧西大隊。

 這家住公社,也並非都是有工作的城裡人,只是公家單位多了,多了些端鐵飯碗的人,大部分還都是打漁種地曬鹽的老百姓。

 這條國道,好像是個天然的分界線,大部分漁業隊住在國道以東,種地的農業大隊住在國道以西。

 再往南過了曲安公社和幾個自然村,就到了田港縣城。

 爺倆要想搭上過路車,得沿著瀝青公路一路往南走,走走停停,不時看著後面有沒有車來,有車來了,就停下來,拼命揮手,才能坐上車。

 這鄉下地方,可沒什麼站點。

 姚倩心裡輕鬆了,跟蘇小舅說著話,或者說被小舅考問知識點更準確,時間倒是過得快。

 等說完了幾個知識點,又聽小舅講了幾個例子,正好也走過了公社,坐上了車。

 這過路的長途車,是往南去市裡火車站的,上車要看介紹信。

 蘇小舅開出的介紹信上,是往南鄉買柴草。

 初夏時節,正好過了雙搶,這個時候夏種都過了,正好出門買柴草,理由再合適不過了。

 一路過了縣城,等到全靠走的時候,姚倩不免擔心:“小舅,您認識這些路?咱爺倆可別走錯了。”

 她想快點見到這位董婆婆。

 因為她想知道,這位會用祝由術救人的大善人董婆婆,到底是不是她前世的婆婆。

 蘇小舅笑:“錯不了。小舅來過好幾次了。”

 蘇小舅接著道:“大家都喊她董婆婆,那是因為她救了不少小孩。”

 這董婆婆年輕的時候,偶然得了個機緣,學會了一些治病救人的咒語。

 私下裡,十里八鄉的鄉親們便傳開了,南鄉有個神通廣大的董神婆。

 可是後來時代變了,再這麼叫,就是搞封建迷信,屬於被打擊的範圍,自然就沒人敢這麼叫了。

 於是這稱呼,就從“董神婆”,演變成了“董婆婆”。

 乍一聽,這稱呼沒什麼問題,可懂得人都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不然四十出頭的中年女人,被人喊成“婆婆”,挺奇怪的。

 蘇小舅說完董婆婆的稱呼由來,又提到一事:“說起來,咱家跟這董婆婆一家,還頗有些淵源。”

 姚倩聽到這話,連忙問:“什麼淵源?”

 蘇小舅:“他們家也算你外公結的一個善緣。這是老早以前的事了。那時我大哥,你大舅都還是小不點。”

 姚倩想掰手指:“這得多早啊,四五十年以前?”

 蘇小舅:“差不多吧,你外公每次說些往事,都不愛說日子。問他,他還不高興,說什麼‘又不是修史,記日子幹嘛?’。真是倔老頭一個!”

 姚倩笑:“小舅,您別賣關子了,到底跟董婆婆一家,是個什麼淵源?”

 蘇小舅說:“你外公年輕時,每年都要出門訪友,就是去找他的舊日同窗,其實,我覺得吧,你外公就是在家裡憋壞了,想出去找人吹牛。讀書人嘛,一起罵罵時運不濟什麼的!”

 姚倩忍不住:“小舅,你是看到外公不在眼前,才敢這麼說吧?”

 蘇小舅也笑:“不過,反正那時,家裡算是薄有田產,他那點出門的路費,還是出得起的。”

 說到淵源,就要說到董婆婆的公公婆婆。

 這董婆婆的婆婆姓桂,一開口就知道是個外鄉人。

 蘇外公那年出遠門,去西邊訪友,半路經過一個村落。

 這個村落山環水抱,看地形氣勢,是個好地方。

 蘇外公的好奇心上來了,就想著,難得遇到一個風水寶地,應該去看看這個地方的機緣。

 他沿著地勢,用了尋龍點穴的秘法,很快就找到了真正的穴眼。

 這是一戶看起來很破敗的人家。

 村落在裡面,這戶人家在整個村落的後方,幾乎可以說是山腳下。

 蘇外公想著,藉著討碗水喝,或許能去院子裡面看看。

 他總不能直接跑去人家敲門,說:“我看你家風水很好,可為何都是破敗之象,我覺得奇怪,所以想來一探究竟。”

 姚倩聽到小舅的話,跟著附和道:“外公真要那麼說,說不定會被人拿棍子趕出來。”

 蘇小舅笑著搖頭:“但凡龍脈寶地,不管是陽宅還是陰宅,那一定是個‘旺’象。活人住著,家裡後代,說是直上青雲路,都不為過。要是給死人住了,那後代子孫,甚至子子孫孫,都要受益無窮。”

 *******

 當時蘇外公看著冒煙的煙囪,知道這裡有人住,便上前去敲門。

 大門打開,出來一位彎腰駝背的老者:“您這是?”

 蘇外公觀其行止,心下想,這人面色微有些蠟黃,且嘴角豎紋橫生,說明平生膽小拘謹,這樣的人一般八字命局偏弱,估計擔不起這個寶地,倒反受其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