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不原則(第2頁)

 “幹活,幹活。”

 一群人散開,不一會兒,鐵器和土石摩擦的噌蹭聲又在臺垣上響起。

 李樂跟著大夥又登上了回鎮上的拖拉機。

 拖拉機冒出的黑煙穿過車斗,一群或蹲或站擠在一起,寒風中裹著頭巾、棉帽、軍大衣的人,在七彩斑斕的夕陽餘暉中,被顛的如海草一般七扭八歪,一路向西。

 晚飯結束後,還有精力的,開始捧著瓜子花生串門打牌,沒了精神的,早早往床上一躺。

 常年鍛鍊,李樂自然沒覺得什麼,不過看到依然精神矍鑠,準備挑燈夜戰的姥爺,李樂再次心說,您真牛逼。

 “姥爺,有什麼我能幹的?”

 曾昭儀放下筆,想了想,從抽屜裡取出一沓用夾子夾好的稿紙,“字能看懂?”

 李樂接過來,低頭看了,標題是“甘青地區齊家文化彩陶紋飾吸收與演變初步研究”的稿件。

 “能看懂。”

 “謄抄一份,先寫幾行,我看看字寫的怎麼樣。”

 “好噠。”

 李樂找了張紙,對著稿子,認認真真寫了幾行。

 曾昭儀審了一遍,說道,“還行,不過比你爸還差了點。”

 “喲,我爸還有你能看入眼的東西?”

 “實事求是,你爸那一手顏體還是能拿得出手的。”

 “那是。”

 李樂想起李晉喬描述過的小時候被付清梅摁著練大字的時光。

 自己就沒這經歷,李晉喬懶散,曾敏不在意,幾年前的李樂,一筆臭字走天下,還是換了個身份才好過來。

 李樂拿起筆,找個了桌角,湊著燈光開始謄。

 “不認識的字先給我看,別寫錯了。”

 “哦,正好,這就有一個。”

 李樂指著一個字,兩個口字下面一個禿寶蓋再加一個鬥。

 曾昭儀伸頭認了,說道,“這個字念斝,音通賈,是一種酒器、禮器。廣口,口沿有一根或兩根柱,寬身,下有長的三足,四足。器身有圓形、方形兩種,有的有蓋,有的無蓋。”

 老頭順手在一張白紙上畫了起來,“新石器晚期出現,最早作為烹煮食物使用,《詩經大雅行葦》有云,‘或獻或酢,洗爵奠斝。’《說文鬥部》記載,‘斝,玉爵也。夏曰盞,殷曰斝,周曰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