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奴 作品

第131章 獨樹一幟的改革者:讀趙國曆史有感(第2頁)

 大王在佔領中山、攻佔胡人土地的過程中,顯示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領導力。他不僅能夠運籌帷幄之中,還能夠決勝千里之外。他的智謀和勇氣,使得趙國在他的統治下變得更加強大。

 主父的膽識和智慧也讓我深感敬佩。他敢於親自考察地形,趁機觀察秦王的為人,這種以身犯險的精神,實在讓人歎為觀止。他的這種精神,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們,讓我們明白,只有敢於探索、勇於實踐,才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總的來說,趙國的歷史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勇氣的篇章,它讓我們明白了,只有勇於改革、敢於挑戰,才能夠成就一番偉業。

 316、趙國風雲:權力與野心的對決

 惠文王二年,主父巡視新的領土,然後離開代地,在西河遇見樓煩王,並向他部署兵力。

 三年,滅亡中山國,把中山王遷到膚施。在靈壽建立新都,北方的地方都歸附了,代地的道路也暢通無阻。回來後,獎賞群臣,大赦天下,設宴款待五天,封長子章為代安陽君。章一向奢侈,內心不服弟弟所立的王位。主父又讓田不禮輔佐章。

 李兌對肥義說:“公子章強壯而傲慢,黨羽眾多而野心勃勃,恐怕有私心吧?田不禮的為人,殘忍暴虐而傲慢。他們兩人互相勾結,必然會有陰謀詭計,企圖僥倖成功。小人有慾望,輕易考慮,淺薄謀劃,只看到利益而忽視危害,同類之間相互推諉,都陷入災禍之中。以我看來,這種情況必然不會長久。你擔任重要職務,權勢很大,是禍亂的根源,必然會首先遭遇災禍。仁者愛萬物,智者防患於未然。不仁不智,怎麼能治理國家?你為什麼不假裝生病不出門,把政權傳給公子成?不要成為別人怨恨的對象,不要成為災禍的導火索。”肥義說:“不行,以前主父把王位託付給我,說:‘不要改變原則,不要有異心,堅守一心,直到去世。’我再次拜謝接受命令並記錄下來。現在如果因為害怕田不禮的困難而忘記我的諾言,改變諾言,那麼還有什麼更大的改變呢?前進時接受嚴格的命令,退後時卻不能保全,那麼負擔還有什麼更重的呢?改變諾言的臣子,不能受到懲罰。諺語說‘死者復生,生者無愧。’我的諾言已經說在前面了,我想保全我的諾言,怎麼能保全我的生命呢?而且忠誠的臣子困難時才能顯現出節操,忠誠的臣子累的時候才能行事明確。你對我有恩惠而忠誠於我,雖然如此,但我前面說的話,始終不敢違背。”李兌說:“好,你努力吧!我只看到你今年了。”然後淚流滿面地離開。李兌多次拜見公子成,以防備田不禮的陰謀。

 有一天,肥義對信期說:“公子章和田不禮非常令人擔憂。他們對我的態度表面上善良,實際上卻很惡劣,這種人為人處世既不尊重兄長也不盡忠臣道。我聽說,奸臣在朝廷,是國家的禍害;讒臣在朝中,是君主的蛀蟲。這個人貪婪而野心勃勃,對內得主,對外暴虐。篡改命令,擅自決定生死,不難做到,災禍將要降臨國家。現在我非常擔憂,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盜賊出入,不能不防備。從現在開始,如果有人召喚國王,必須先見到我,我將先以身擋災,沒有緣故,國王才能進來。”信期說:“好,我能聽到這些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