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第2頁)

 

    雲舒依舊客氣有理,“太妃誤會了,早早蓋棺只是為了在座的諸位感官著想。但若太妃真的想看,孫兒也不敢阻攔。只是這事得事先說清楚,是太妃要打攪父皇安寧,而不是孫兒自作主張。”
 

    金太妃都快要沒脾氣了,這人是真的能將黑的說成白的。明明是他自己一箭殺了陛下,這會兒居然將自己撇得乾乾淨淨。
 

    雲舒後退幾步,將棺柩前的位置讓開,隨後讓蕭謹行將沉重的棺蓋推開一點,昏暗的光頓時照進了棺木裡,落在承安帝的臉上。
 

    金太妃快走兩步,從棺蓋打開的一角看進去,然而只看了一眼,便失聲驚叫起來。
 

    “啊”
 

    金太妃身邊的嬤嬤,趕緊扶住後退了數步差點站不穩的金太妃,慌張道“娘娘,娘娘,您怎麼了”
 

    金太妃臉色血色全無,顯然是被嚇到了。
 

    她預料到承安帝死了數日,屍體會有些駭人,但是她沒料到承安帝居然是睜著眼一副死不瞑目的
 

    模樣。
 

    那雙眼睛死死地瞪著上方,就如逼宮那日倒在地上一般。
 

    金太妃連連撫著胸口,臉色慘白,僵硬著聲音道“還不快關上”
 

    雲舒看了一眼金太妃,隨後令蕭謹行繼續將棺蓋蓋上,並說道“如今太妃已經代諸位看過父皇遺容了,後面萬不可再次開棺打擾到父皇安寧了。”
 

    有了金太妃親自驗證,其他人自然沒了意見。
 

    就在蕭謹行將棺蓋再次合上的時候,只見剛剛還瞪著眼睛死不瞑目的承安帝,突然眨了下眼,隨後輕輕呼出一口氣,看得蕭謹行蓋棺的手,都微不可察地頓了一下。
 

    原先棺木蓋上之後是不通風的,只是雲舒怕承安帝在裡面憋死。於是,除了棺蓋上留了一絲縫隙外,還在棺身上的暗色花紋處刻了不少的氣孔,透光亮和空氣進去。
 

    這邊金太妃剛驗完承安帝的屍體身份,那廂蕭蕪也寫好了一篇洋洋灑灑滿是歌功頌德、全是感情的訃告。
 

    雲舒看完後很是滿意地署上了自己的名,同時令人將其通告整個京都城。
 

    至於為什麼不送去其他地方
 

    自然是因為京都還沒有解禁。
 

    大家喪服孝衣穿了,也哭過老皇帝了,自然就到了大家最終重視和關心的“誰來當皇帝”環節了。
 

    甚至他們懷疑,京都不解禁,就是因為夏王還沒上位,還沒得到他想要的。
 

    李老太傅還真的被那些人請動了,如今有他在,自然就輪不到蕭蕪來請命了。
 

    李老太傅顫顫巍巍對雲舒行禮,隨後從懷裡掏出一樣東西,交到雲舒手上。
 

    “此乃太子冊寶,原先應當在明日冊封大典上,由老臣交由殿下。如今冊封大典是辦不了了,所以老臣便將其按照陛下生前的旨意,交予殿下。望殿下日後能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為重任,以安萬物。”
 

    其他人仍舊低頭聽著,但是聽到李老太傅說“孝惟德本”四個字的時候,俱是心口一跳,悄悄抬頭看了一眼雲舒。
 

    李老太傅這句話,當真不是在罵殿下嗎
 

    但見雲舒沒有任何怒容,便又低下頭去。
 

    雲舒接過冊寶,扶起李老太傅,“有勞老太傅了。”
 

    李老太傅起身後,又再次拱手行禮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先皇已逝,殿下已領立儲詔書和冊寶,便是我大雍太子,太子即位理所應當。老臣恭請殿下登基,繼承大統”
 

    李老太傅一揖到底,由蕭蕪領著的眾臣也齊齊作揖,高聲道“請殿下登基,繼承大統”
 

    棺木裡的承安帝,聽著朝臣的請求,心中頗不是滋味。
 

    然而云舒還未來得及答應,便有一人在殿外高喊著“慢著,慢著”
 

    來人氣喘吁吁跑進來,身後還跟著數十人,俱是一身喪服白衣,額頭束著白孝帶扎於腦後。
 

    趙學士彷彿化身怒目金剛,一進來便厲聲道
 

    “忠孝仁義禮智信,忠乃立國之本,孝為立
 

    家之本,夏王雲舒弒君奪位,實乃不忠不孝如此罔顧人倫弒君殺父不忠不孝之人,如何堪當一國之君”
 

    另有人高聲道“諸位都是飽讀詩書之人,自幼習孔孟之道,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看著這人謀逆作亂顛倒朝綱嗎”
 

    “屈於強權之下,諸位如何對得起聖上”
 

    這些人義憤填膺,說得其他人面面相覷。
 

    有人回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今大雍風雨飄搖,也只有殿下能夠平定內亂,不然你還能找出更好的人來”
 

    “是啊趙學士,燕王楚王他們也不比夏王殿下好啊。”
 

    趙學士氣得滿臉通紅,“即便無人,難道夏王就是唯一的人選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