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封爵授職

    一個人的性情,當真能發生如此鉅變
 

    他又想起老師所說先帝曾直言四皇子暴戾無常,難當大任。
 

    晏玄鈺是個蠢毒紈絝是京城人盡皆知的事情。
 

    可先帝晚年朝廷黨系相爭,誰都沒想到唯有這個誰都看不起的紈絝四皇子全須全尾走到了最後。
 

    真的是靠運嗎
 

    不見得。
 

    晏玄鈺的這話不可謂不重,“天下之師”已是對韓元的最高評價,他又以退為進自責一波,搬出來先帝、治理天下,誰還有話說
 

    誰能說晏玄鈺苛待韓元
 

    不能。
 

    不但不能再多言,還要說“皇上聖明”。有青衣官員在前勸誡,晏玄鈺此舉便是順了眾官員們共同的心意。
 

    已經有人開始揣測青衣官員是否受了皇上的授意,還有人對這個原本在朝堂上不起眼的最末等官員起了注意,若不是提前受了皇上的旨意,為何皇上只是輕飄飄讓他回到了官員隊伍裡
 

    只一個不敬之罪便能讓這小官員從此消失。
 

    對於內閣是什麼,金鑾殿眾官員還尚未知曉,只聽晏玄鈺說是直屬於皇帝之下。晏玄鈺下詔封韓元為內閣首輔,統領內閣,林復、左丘成、姜元化等人入內閣受封虛職“大學士”,原有官職不變。
 

    十幾人以後的辦公場所也定為了金鑾殿附近的文淵閣。負責審閱奏摺。
 

    “從今日以後,所有官員奏摺直入內閣,不再按舊制交由上級官員,由上級官員察看後再入承天殿。”晏玄鈺微微垂首環視了一下眾官員。
 

    “諸位愛卿都身處京城,那請安折上與不上有何異朕之所以月餘未看奏摺,看看你們上的都是什麼東西看奏摺,看的是言之有物若無事不若不上。”原本平靜的語調因為沾染了怒氣而變得有威懾力起來。
 

    在上到承天殿的奏摺中,當屬京城的摺子最多,其次便是京城周邊地方,因為現在的交通十分不發達,即使差人不眠不休的傳遞書信,從邊關到京城也要十餘日。
 

    按照現在這樣的傳消息速度,如果北面有動靜,根本不能及時傳到京城。
 

    前世就是這樣,被戎狄連攻幾座城池後京城才收到消息亂作一團。
 

    不僅傳遞消息不方便,要想富,先修路。這句晏玄鈺從小聽到大的話絕對是有哲理的。
 

    在晏玄鈺想其他事情的時候,金鑾殿一片寂靜。
 

    晏玄鈺不知道自己因為起床氣而變得面無表情和死魚眼在外人眼裡看來是發怒的前兆,因為金鑾殿的特殊構造,晏玄鈺的每句話都能清晰地傳到官員們的耳朵裡。
 

    眾人皆低頭。
 

    早在晏玄鈺說出入閣的幾位官員之後朝臣們便心思各異,在晏玄鈺未上朝之前,不少人都以為皇上初登基,又因身為皇子之時便遠離朝堂這一政治中心而對朝廷之事毫不知情,畢竟明面上四皇子沒有能用之人,也無人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