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內閣之法

    晏玄鈺想組建的內閣,職能有些像明代的“內閣”,但和明代的“內閣”又不完全相同。
 

    明太祖朱元璋設“殿閣大學士”,罷黜丞相,加強了集權,內閣制在明成祖時完善,目的是將權力集於皇帝一人,所以內閣成員們的品級普遍較低,但是他們實際上各自分了丞相的權力。
 

    晏玄鈺想組建內閣,但不會動朝堂上原有的官職,他打算既讓“內閣”成為方便他連接朝堂的工具,又是對官員的一種“殊榮”。
 

    內閣裡有首席內閣大臣,也就是首輔。
 

    韓元完全能勝任,他是先帝為太子時的太子太傅,中年時便擔任過丞相一職,晚年先帝曾授他二皇子師,韓元一派一直覺得二皇子應該繼承大統,必然是一代明君。且韓家已是京城世家之一,韓元門生遍佈天下,僅在朝堂之中就有四位,足以見韓元影響力,就算先皇屬意其他皇子,靠著世家也能有一爭之力,只可惜先帝還未駕崩,二皇子因為父皇的猜忌憂思憂慮,積鬱成疾先把自己熬死了。
 

    再後來其他幾位皇子被貶的被貶,被賜死的被賜死,最後更是誰都沒想到四皇子這荒唐紈絝登基。
 

    晏玄鈺要先把韓元安撫好了,韓元老了也糊塗了,晏玄鈺總不能讓他再在金鑾殿撞柱大呼“大周危矣”。
 

    顯然,這件事已經影響到別人了,要是韓老實在想喊一喊撞一撞,晏玄鈺允許他在家裡私下撞,私下反他。
 

    韓元剛至耳順之年,在這個時代已經差不多該離開朝堂了,但是晏玄鈺怎麼能放他自由,不能上朝那就在內閣當吉祥物,有他在內閣的話,那幾個身上都有官職的韓元門生就說不出什麼了。
 

    丞相姜元化一直以來都是中立的,從始至終沒有表現出偏向過哪個皇子,是為數不多的能在朝堂上獨善其身的人,看上去是朝堂一股清流。
 

    但實際上在原主記憶裡並非如此,在原主即位後期他一手遮天,將朝廷搞得烏煙瘴氣,是個藏得極深又老謀深算的。
 

    韓元一事,晏玄鈺雖然沒證據,但直覺沒少得了姜元化讓人在後面推著。姜元化現在還是清臣人設,可朝廷裡有不少重臣身邊都有了他的人。
 

    大周朝丞相仍是監察百官之職,晏玄鈺設內閣除了為他服務外也有監察百官之職能,內閣建立之初,晏玄鈺沒想它能做多大的貢獻,目前只平日篩選奏摺即可,所以晏玄鈺有意讓姜元化也成為內閣組成人員。
 

    除此之外還有幾位朝廷重臣,如都察院御史左丘成,他是大皇子一派。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左御史一派與林復等人因站隊皇儲的人選不同,互相不對付久矣。
 

    晏玄鈺覺得自己定下的初始的內閣組成人員就像在做一個化學實驗,不知道都加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反應。
 

    卯時。
 

    晏玄鈺睜著眼看著頭頂掛著黃穗的帷幔,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承天殿裡還是昏暗的,外面的天還有未褪去的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