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2頁)

 還有一點,胡鑫沒有說謊。有的時候,一時的猶豫就失去了披露的機會。既然是負面的信息,一定會對一些人或力量產生不利的影響。這些人或力量絕對不會坐視不管。或是收買,或是拉攏,再或是滅口。只要需要,再瘋狂的事情,也是做得出來的。

 消息披露以後,再對爆料人報復,這種情況不是沒有。但相對於封殺消息的需要,單純的報復往往沒有緊迫性,也會有一定的顧忌。胡鑫願意承擔一定的風險,這是因為他需要保護信息的提供者。這也是記者的職業風險之一,今天他在動員周薇,就需要讓對方知道這一點。明天他去動員別人,也需要讓別人知道這一點。在這一刻,信息的傳遞意味著立場的統一。

 “我沒有什麼可說的。”王遠行面對田詩,表現得很自然。這種場面他見得多了。他本人也曾經審過人,查過人。他知道這套程序,也知道審訊的技巧。對於他來說,一切就如同平常一樣,不同的是位置調換而已。

 “嶽百川是你為羅家聯繫的吧。”

 “是。”

 “你為什麼要為羅家聯繫律師?”

 “這不違法吧。”

 “你先回答我的問題。”

 “沒有什麼為什麼。這個案件在我看來,判決是有問題的。結果你們也看到了,最後還是翻案了。這說明我的判斷是沒有問題。羅偉在本案中被判定為殺害劉惠的兇手,在證據上是說不過去的。”

 “案件有問題,與你為羅家聯繫律師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王遠行喝了一口水,像是在思考什麼,但很快就開始繼續自己的發言。

 “羅偉如果不是兇手,那麼這個案件就是錯案。錯案就需要糾正。我雖然看到了問題所在。不過我不可能去為羅家說話,我是一名法官,不能介入別人審理的案件,也沒有程序為我設定發表意見的機會。見錯案而不管,這不是我的性格。既然自己不能提供幫助,那麼介紹一名我覺得專業能力好的律師,幫助羅家翻案,幫助法院糾正錯案,這不是很正常嗎。”

 “對案件判決有異議的人這麼多,為什麼你偏偏會幫助羅家?”田詩問道。這是一個關鍵問題,也是將汪喜斌引入案件的問題。

 “我覺得幫助一個人並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幫誰不幫誰不是問題,問題是幫助糾正錯案是法律不禁止,甚至是鼓勵的事情。我不否認,我與羅家有過聯繫,也不否認我認識羅生。我們相識,與職務行為沒有任何關係。我為他們提供幫助,也與職務行為沒有任何關係。”王遠行說道。

 “如果特殊關係,你會追蹤這個案件長達三年。你會費盡心機為其脫罪想盡辦法。王遠行,你知道這些年你與羅家進行過多少次溝通。這些都是有證據的。”

 “我與羅家沒有任何特殊關係,這一點你們可以調查。”

 “如果你與羅家沒有特殊關係,會不會是存在特別的媒介呢。你們在某一個人上產生了特殊的利益關係呢。”田詩的問題中的這個人,指的就是汪喜斌。但她不想明說,她想讓王遠行自己說出這個名字。

 “沒有。我也想說明一點。”王遠行忽然情緒上有些波動,一改之前的平靜。

 “你說。”田詩對於王遠行的反應還是非常高興的。不管怎麼說,總歸是打破了王遠行一直持續穩定的節奏。

 “我要說法官也是人,法官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屬於自己的關係。羅家找到我來反映情況,想讓我幫忙為自己的孩子翻案。這沒有錯。要知道,原審的判決確實有問題。我是法官,也是一個普通人。對朋友進行幫助,也屬於普通人的一個正常反應。這種對朋友的幫助,沒有脫離法律,我只是為他們通過合法的方式爭取合法的權利而已。”

 王遠行慷慨激昂地發言,讓田詩還有其他調查人員意識到,對面的這位調查對象也是一位資深專業人士。短短的時間 內,組織發言,內容滴水不漏,甚至讓所有人都無力反駁。這可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