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 作品

第8章 無夏之年(七)(第3頁)

 談及歷史真實性都是靠各類文獻舉證,可像是《史記》、《資治通鑑》這類文獻雖說服力極高,但也有國內外學者認為迫於當世皇帝壓力對於部分真實性也是有待商榷,嚴格意義上來講其實只能算是二手資料,真實性有待考證,那麼就有理由推翻。

 因此改革開放後科學技術的進步,出土文物對於不少懷疑中國歷史真實性的外國學者來說是個無以推翻的證據,這也讓國內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吃了一粒定心丸。

 否則,五千年的璀璨文明被人否定為虛無歷史,這是多麼令國人痛心的一件事。

 文物乃舉證的一手資料,上面的繁體文乃至象形文字跟二手舉證文獻資料的契合,C14同位素標記法測量出的文物年齡無法被歷史學者推翻,也正因大量文物的出現才得以讓百年來的無數外國學者從懷疑、審視到今天的不得不信。

 敢問神話呢?

 “夏朝之前是什麼?我說的並不是堯舜禹時期,還要早,早到每個人都覺得半真半假的神奇時代。”,老首長輕撫著花白鬍子,和藹可親的看著眼前的小夥子。

 他在思考,說明沒白費口舌,即便處於發懵,至少也比看完那三個絕密文件後要好的多,自己充其量只是預熱一番,省的到時候驚成傻子。

 “半真半假的時代…嗯…炎黃時期?”,軒以哲思考片刻後小聲且不確定的說道。

 如果是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完全神話時代老首長就不會說每個人都覺得是半真半假了,因為是個正常人都會認為是假的。

 只有炎帝黃帝時期,每個中國人都自稱為炎黃子孫,但如果不存在蚩尤的話每個人都會相信。

 聽起來好笑,也是個悖論,所有國人都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誰說不是呢?但承認這一點就必須承認蚩尤的存在,而他即便歷史學得不好也知道蚩尤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神通廣大的怪物,還有八十一個“奇人異士”的兄弟。

 人可以選擇性遺忘某些人某些事,但這個對象不能是歷史,總不能說我承認我是炎黃子孫但我懷疑蚩尤存在吧?那麼不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自相矛盾麼?

 “沒錯,但你信麼?”,老首長看著這個聰明的小夥子不由得饒有興致起來。

 他知道這個年輕人在想什麼,因為當初那個告訴自己並且就處於自己如今所在位置上的人說完這些後,他整個人都是凌亂的。

 那人死了,壽終正寢。

 “您是在考我的辯證法?”,軒以哲苦笑。

 “也不是不行,你辯哪一方?”,老首長正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