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753章 一入淮南(第2頁)

  “那不去了?”

  “讓羅義和鄧通,領案上驃騎先往金陵而去,再讓去疾準備準備,咱們明日改道,直接去金陵,淮南王的這份人情,本王可領不起”

  說話時,楊宸扶著宇文雪走下梯子坐回了設在一旁的椅子上,頗為埋怨地說道:“若是按景清在江南查到的這些情形來看,淮南道少說這些年私相暗釦了一百萬兩的銀子,淮南王就藩不過三載,藏在袖子裡的銀兩也該有幾十萬兩之巨,父皇封他為淮南王,淮南道的官田四有其一都給了他,可他呢,大肆兼併田畝,淮南道能耕之田畝,半數都進了他淮南王的手裡。上行下效,有他這位皇親在,淮南道的大戶自然敢冒頭行兼田之事,王閣老的清丈田畝算不到他淮南王府的頭上,賦稅也入不到朝廷的府庫裡。你說說,他一個當朝的王爺,拿這麼多銀子來做什麼?為了田,還鬧出了十幾條人命,都給淮南道巡守衙門給他瞞了過去。”

  因為小嬋被留在王府照看楊湛,如今身邊沒有一個稱心如意的侍女伺候的宇文雪不得不親自動手煮起了茶。

  點茶手藝乃是貴女需人人精湛之術,宇文雪的點茶之術,在王府實則只遜於伺候她多時的小嬋,未過片刻,一杯熱氣騰騰的新茶就被宇文雪放到了楊宸的案前。

  “王爺在定南衛時,過王府賬目的銀子一年少說也是有百萬兩之巨”

  “這能一樣麼?”楊宸對此大為光火,開始叫屈道:“定南道地處邊塞之地,邊市,涼山軍馬場,藩府親軍的糧餉,還有茅家的銀子,只是平白無故記在了上面,本王又沒討到什麼好處。王府的家資,不過是那些田租和本王的按親王規制的每歲俸祿與賞賜。他淮南道的一畝田,可比本王在定南道的田值錢得多。也就是本王和四哥太老實,把銀子都花到了邊軍之上。都像他淮南王這麼做,還說什麼安邦定國?”

  宇文雪倒是不慌不忙,隨心笑道:“王爺這話說得可不對,早有人說,寧為江南知縣,不做邊塞太守,放眼天下,總有些事是需要朝廷睜一隻閉一隻眼的,若是事事都講了規矩,秦王府是十萬虎騎從何而來,若是事事都講規矩,王爺在定南衛如何招兵買馬?只要王爺和秦王殿下用了銀子為朝廷將事做好,又不出格,朝廷自然不管。王爺此番前來江南,可不是為了和淮南王打官司,王爺只要理清了賬目,查一撥,殺一撥,關一撥,讓他們老實一些便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真讓王爺一筆筆那麼查下去,便是咱們等得,陛下也等不得。”

  “什麼意思?”

  楊宸端起眼前的茶便一口喝了下去,剛剛入口,又覺其味苦澀難忍,面露難堪地問道:“這是什麼茶?這麼苦?”

  “這是臣妾昨夜讓去疾在岸邊買的茶,王爺不妨向河道之上瞧瞧?”

  楊宸側目望去,並未看到什麼異常:“看什麼?”

  “臣妾這些時日查過,運河之上,每日往返漕船少說也有千餘,大寧商絡之盛,比起廣武元年定國之時,早已是十倍不止。可朝廷每歲收到的茶鹽稅,一年少過一年,除卻江南官場貪墨,士紳各自照應。仍是有些銀子不知去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治人以兵戈刀劍不如治人以規矩方圓,王爺此番南下,比起徹查稅案,整肅官場,更該想想,如何給江南道的士紳官員們立個規矩,讓那些本該交給朝廷的銀子,不要隨著這些四通八達的漕船,消失在五湖四海間。”

  宇文雪一本正經地說著,本該老老實實聽著的楊宸卻沒有那番一本正經,頗為肉麻地誇讚道:“看來本王這次沒帶趙祁,帶自己的王妃倒是帶對了?要不以後你隨本王出征,既然有帳前謀士,那再設一個帳後軍師也無不可啊”

  “還有,以先帝之智,江南稅案至今日,先帝不可能沒有察覺,可先帝不曾嚴查此事,王爺不覺得蹊蹺?”

  “還能有什麼蹊蹺”楊宸把自己腰上的玉帶整理了一番後,伸手去取了盛放在案上的一個果子:“無非是沒有觸到父皇的逆鱗,不是人人都像本王,稍稍做些事,不是被父皇禁足就是被褫奪兵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