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514章 自爆

“嗚嗚——”

 

臘月二十,趕在大寒前,王回總算乘坐火車抵達了北京。

 

來到北京後,他連忙回家沐浴更衣,並向紫禁城趕去。

 

在他下火車的同一時間,楊士奇、李冕、顏延等人便已經得到了消息。

 

楊士奇帶著王回故意散播給他的顏延罪證前往了紫禁城,雖說年紀大了腳程慢,但還是趕在王回抵達乾清門前來到了乾清門。

 

他顧不得喘口氣,便見到王回朝著他走來,而乾清門這裡聚集著上百名近來不斷彈劾楊士奇和王回的言官。

 

見他們二人出現,眾人義憤填膺地朝他們衝來。

 

“楊士奇,王回,你們兩人禍國殃民,今日我就要為國除了你們這兩個禍害!”

 

一名五旬文官擼起袖子就準備用笏板開幹,王回見狀一拳打在此人臉上,瞬間鼻血橫流。

 

這文官捂著鼻子往後仰去,幸好被身旁人扶住,不然以他這年紀,恐怕這一拳足以送他歸西。

 

“王回,你放肆!”

 

“王回,你居然敢在乾清宮門動手打人!”

 

“大漢將軍何在,還不把這狂悖之徒抓起來!”

 

“沒錯!把他抓起來!”

 

看著王回一拳撂倒一人,原本還氣勢洶洶要群毆王回的群臣紛紛停下腳步,選擇呵斥王回並召喚大漢將軍。

 

面對他們的召喚,乾清宮門的大漢將軍視若無睹,而他們則是猶猶豫豫不敢動手。

 

他們本以為王回這人不過中人之姿,想來應該很好對付才對,卻不想這廝出手狠辣,拳拳到肉。

 

“我看誰敢動他!”

 

晚了一步的胡季帶著幾名西廠力士一路小跑來到乾清宮門前,將王迴護在了自己的身後。

 

王回見狀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塵,看著眼前這群傢伙,不免輕蔑起來。

 

楊士奇趁著群臣圍攻王回的時候,繞路來到了乾清宮門前。

 

感受著身後的大漢將軍,他稍微有了些底氣。

 

“今日要為國除了你這個大害!”

 

“動手!”

 

一群文官就要動手,王回卻推開一名西廠力士主動走了出來。

 

“你們這群人也配和我說什麼為國?”

 

王回不懼上百人的包圍,直接與他們正面開辯:“國庫空虛,是我前往江南梳理財政,向朝廷輸送上千萬錢糧。”

 

“沒有我,你們的俸祿現在能不能發出來都成問題,你們也有臉和我說什麼為國?”

 

“放肆!”一名洪武年間活到現在的七旬老臣氣得發抖,用笏板指著王回道:

 

“王惟中,伱所說的這些錢糧,不過是你屈打成招,誣陷忠良之士所獲得的錢糧罷了!”

 

“放屁!”王回選擇了最簡單直白的回擊,把那七旬老臣差點氣得背過去。

 

不等那老臣反應過來,王回怒叱道:“本官在江南查抓了三萬多人,卻審出一千多萬貫錢糧,倒是請李御史告訴本官,什麼樣的忠良之士能積攢如此多的錢糧?”

 

“別告訴我,你們這群人連朝廷科舉基本的算術都不明白!”

 

王回一席話,頓時說得眾人啞口無言。

 

確實,如果是清廉的三萬多官吏,那肯定是拿不出一千多萬貫錢的。

 

江南官職最高的南京戶部尚書蹇義,每年也不過才八百多貫,其餘官員就更別說了。

 

如果王回所爆出的數額是真的,那這三萬多人平均貪了最少三四百貫,這比他們這裡許多人都要富裕太多太多了。

 

一時間,群臣被王回說的啞口無言,王回見狀也直接推開群臣,向乾清宮門走去。

 

他看到了站在那的楊士奇,心裡暗罵一聲老狐狸,但還是作揖笑臉道:“楊尚書……”

 

“王閣臣……”楊士奇也作揖還禮,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波動,似乎剛才沒有發生任何事情。

 

“楊尚書也是來上疏的嗎?”

 

“正是……”

 

二人一番試探,王回這才對班值太監行禮道:“請公公幫忙通傳,就說殿閣王惟中,禮部楊士奇求見陛下。”

 

“陛下已經吩咐過了,二位若是上疏,直接進去便是。”

 

班值太監側過身子,兩名大漢將軍也拉開了宮門。

 

二人聞言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回禮向乾清門內走去。

 

就在他們走入乾清門後不久,李冕和顏延這才姍姍來遲。

 

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讓二人簡短小跑一段距離都氣喘吁吁。

 

當他們來到宮門前,那班值太監卻抬手攔截道:“二位大人,陛下說了,今日只見兩位大臣,如今已經有兩位進去了。”

 

“這……”李冕看向顏延,發現對方也臉色不好看後,兩人也不敢鬧什麼事情,畢竟心裡對皇帝的懼怕從未消失。

 

二人走到了陰涼處席地而坐,也顧不得失態,只能等待王回和楊士奇從宮內走出。

 

在他們等待的同時,楊士奇卻已經和王回走入了乾清宮內。

 

朱高煦坐在乾清宮正殿的金臺上,旁邊站著亦失哈和朱瞻壑。

 

“臣楊士奇(王回),叩見陛下,陛下千秋萬歲……”

 

二人入殿行禮,朱高煦的聲音在五步外傳來:“平身吧。”

 

“謝陛下……”

 

二人緩緩起身,還沒等他們做好心理準備,便聽到朱高煦開口道:

 

“近來廟堂之上彈劾你們的人不在少數,都說你們是奸臣、佞臣,你們是如何作想的……”

 

“陛下,臣……”楊士奇還沒想好怎麼說,旁邊的王回便再度跪下叩首道;

 

“陛下,此乃無稽之談,凡有彈劾臣之人,陛下理應將他們視為奸佞!”

 

王回這話讓楊士奇這種為官近三十年的人都不免愣住,更別提亦失哈和朱瞻壑了。

 

他們此時只覺得王回簡直愚笨,按照他的說法,那豈不是不附和他的人就是佞臣嗎?

 

若是放在以前,朱瞻壑早就替自己父親開口呵斥他了,但他現在學會了察言觀色和擺正地位。

 

在自家父親沒有開口前,他不太應該主動開口來耍威風。

 

他的預感是對的,因為下一秒朱高煦便看著王回沉聲道:“以你的說法,彈劾你的都是奸佞,唯獨你一人是忠臣、良臣?”

 

“回陛下,臣自幼生長在安東衛轄內鄉鎮,往上數五代都是佃戶,若不是陛下興新政,臣也不會有去吉林學習成長的機會,故此臣自幼便許下宏願,要勤勤懇懇的侍奉陛下!”

 

“臣是陛下永樂五年的進士,當年還是陛下為臣閱卷,臣自然是陛下的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