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506章 快馬加鞭未下鞍

 死寂般的武英殿內,眾人只聽得到自己的呼吸聲,這無疑加重了氣氛的緊張感。

 忽的,偏殿內傳來了腳步聲,眾人紛紛把心懸了起來。

 當一道身影從偏殿內走出,眾人紛紛跪下叩首:“臣參見陛下,陛下千秋萬歲!”

 朱高煦穿著一身青色常服走出,目光沒有在偏殿門口跪著的王回身上停留一秒。

 他向武英殿的金臺走去,同時開口:“都起來吧。”

 “臣謝恩!”群臣起身,王回也緊跟著走到了金臺之下。

 朱高煦入座金臺,居高臨下的看著眾人,眼底略有些淡漠。

 “鹽茶改革,酒業專營,這是朝廷定下了兩年的政策,然去年鹽酒茶稅合計也不過七百餘萬貫,你們又是如何看待的?”

 藉著王回的話,朱高煦開始敲打眾人,而王回也當即上前作揖行禮:

 “陛下,去歲鹽酒茶稅歲入七百八十二萬六千餘貫,其中有近七成都是各地徵收,江南人口占據朝廷四成,卻只繳納了三成稅。”

 “若是江南之地的官吏勤懇,明歲之鹽茶酒稅突破九百萬貫又有何難?”

 王回將江南架在了火上,如果楊榮等人沒有舉動,那就得看著朱高煦對江南下手了。

 正因如此,二人在王回話音落下時連忙上前作揖,楊榮率先開口道:“陛下,江南百姓貧苦,不似北方百姓行當甚多,自然花銷不如北方北方。”

 “沒錯陛下,況且北方交通鐵路每年歲入二百餘萬貫,而江南僅有兩京鐵路部分,卻依舊每年上交三十餘萬貫鐵路收入,江南各地官員都是勤勤懇懇,只是百姓收入不多,毫無消費餘力罷了。”

 楊溥附和著楊榮,王回聞言冷哼一聲:“酒茶之稅,本就是針對富戶,而江南富戶遍地,這是朝野皆知的事情。”

 “去歲江南酒茶二稅,多以外銷為主,但即便如此依舊收穫了一百五十餘萬貫,反觀江南內部的茶酒稅收連一百萬貫都湊不齊。”

 “怎麼,江南的外銷市場是江南本土市場的倍數還多嗎?”

 王回巧言善辯,針對徐碩的時候就引經據典,針對楊榮楊溥的時候就用新政知識和名詞話術,一套組合拳把楊榮楊溥打的說不出話來。

 徐碩也並不想為保守派開脫,他只是不贊成蒸汽紡織的推行罷了。

 眼下的話題既然引到了鹽酒茶稅上,他自然不會站出來將話題引回紡織行業。

 “好了……”

 眼看楊榮楊溥被王回懟的說不出話來,朱高煦主動站出來開口道:

 “今歲負支出過甚,主要是朝廷在西南和漠北的大戰,以及海軍的新艦下水耗費了六百餘萬貫錢糧。”

 “刨除這些,僅是修建西北、開漢、張鳳、中原四條鐵路,耗費也不過七百餘萬貫罷了。”

 “歲末中原鐵路竣工通車,耗費便下降至五百四十萬貫,明年三月開漢鐵路也竣工,耗費亦可下降到四百二十萬貫。”

 “算上朝廷財政的增長,明年負支出亦不過二百萬貫左右罷了。”

 “再撐兩年,便可轉危為安了……”

 朱高煦這般說著,王回聞言也作揖道:“陛下聖明,但朝廷還有國債及利息未償還。”

 “雖說癸卯案中抄家獲得不少,但償還了國債和利息後,國庫的錢糧頂多還能維持朝廷四年運轉。”

 “雖說四年後朝廷便可淨入二百餘萬貫,加上張鳳鐵路竣工減少一百多萬貫消耗,可以每年淨入國庫三百餘萬,但朝廷還有許多地方需要興修鐵路,況且朝廷的官學教育支出也在不斷加大。”

 “陛下,臣建議對江南京察,把江南鹽酒茶稅的事情儘快落實,以此充盈國庫!”

 與朱高煦上疏,王回就不敢那麼放肆了,但他依舊想要讓江南老老實實把兜裡的錢糧掏出來。

 北方和西南都老老實實掏出來了,就江南私藏著,他不對江南動手,又該對誰動手?

 “南直隸、福建、浙江、江西等省的新政推行確實有問題,王回……”

 “臣在!”

 朱高煦淡漠開口,王回也聽出了皇帝不滿意的意思,連忙上前作揖。

 “任命你以大學士身份節制都察院、刑部、刑科、吏部、吏科、戶部、戶科,對江南進行京察,儘快把新政落實……”

 “臣領旨謝恩!”王回跪下叩首,楊榮楊溥二人則是臉色很不好看。

 薛瑄閉口無言,徐碩也不想插手其中。

 “好了,此事不用再議,對江南的京察也即日開啟。”

 朱高煦起身,眾人紛紛躬身行禮。

 隨著朱高煦走下金臺,走回偏殿,眾人這才直起了腰桿,而楊榮與楊溥也陰沉著臉,死死盯著王回。

 王回撇了他們一眼,似乎覺得這群人已經落伍,跟不上時代。

 “既然陛下有旨意,那就請諸位暫替在下處理政務,在下現在要去忙江南京察的事情了……”

 話音落下,王回拂袖而去,腳步都輕快許多。

 新政派勢大,只要有了皇帝的旨意,對某一地方和衙門進行京察根本不會遇到什麼太大的阻礙。

 每兩年科舉高中進士的人足有三百人,而大明朝現有的正七品以上官職不過四千多個空缺。

 可以說,每年都在有人等待位置,其中不乏有實力有背景和能力強的人。

 但凡能力強,基本都會被人所拉攏,故此不管是新政派還是保守派,他們都需要足夠的位置來安排人。

 江南京察不僅能查出許多位置,還能把鹽茶酒稅的新政推行下去,解解燃眉之急。

 不僅維護了朝廷的財政,也維護了新政派在廟堂的權柄。

 這件事辦好,王回的地位不管是在武英殿還是在新政派,都會變得十分穩固。

 在他的安排下,三千餘人的京察團隊開始分批南下,而此刻的北方也是狼煙遍地。

 七月初四,朱瞻基率塘騎搜尋到了忽蘭忽失溫,並在這裡看到了大批的牛馬糞便,這些糞便代表著蒙古人就在附近,而朱瞻基也馬不停蹄的將這消息告訴了朱棣。

 “率領精騎把他們包圍,然後不斷向內擠壓,將他們俘虜並帶往關內,如此一來,漠北最少二十年無法恢復元氣。”

 軍帳內,火把的火光飄零,孟章與朱能則是在完善對忽蘭忽失溫的韃靼、瓦剌軍隊用兵計劃。

 朱棣坐在主位,他身著一身鴛鴦戰襖,略微厚實。

 雖然身體還算健壯,但他畢竟老了,所以漠北的七月夜晚對於他來說還是有些寒冷的。

 瞧著諸將討論,朱棣考校般的將目光放到了朱瞻壑身上:“小子,你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