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89章 各有心思

    “最近下面的人鬧得厲害,你們應該都清楚對吧”
 

    五月初,在京沈國公府衙上,端坐正廳卻老邁的王義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坐在他面前左右,分別是肇州侯陳昶及李失、李察、李赤等渤海勳臣。
 

    “事情都清楚,不過我們也是為了家鄉好。”
 

    李失貿然開口說道“吉林和渤海畢竟才是我們發家的地方,哪有人發了家就忘了家鄉”
 

    “況且從長春修建鐵路前往吉林,這距離也不過就二百里,又能耽擱什麼”
 

    李失沒什麼政治頭腦,他就單純的想日後回家方便些,可王義聞言卻放下茶杯,渾濁的目光掃視眾人。
 

    他將目光放到了陳昶身上,他不相信陳昶不知道這麼做的含義。
 

    面對目光,陳昶也皺眉道“國公,我們要的確實不多,一條二百里不到的鐵路罷了。”
 

    “你告訴王義,殿閣的事情不用他擔心了,若是他和陳昶有心思,那就好好勸勸下面的人,別越來越過份,另外也支持支持徐碩,他才是我選的人。”
 

    “我沒有怪罪他,他有他的難處,只是略有感嘆罷了。”
 

    六軍都督府裡軍功比他高的太多了,又有幾個是他得罪的起的
 

    “國公,您自己也知道這個家難當,不然您怎麼會從北邊退下來”
 

    “陛下讓你舉薦人的時候,你就應該舉薦人,而不是裝傻充愣。”
 

    “這其中利害,李失他們不知道我相信,但你不可能不知道陳昶。”
 

    不多時,正廳便只剩下了陳昶和王義兩人身影。
 

    “別以為陛下不知道你們搞的那些事情,陛下心裡和明鏡一樣,什麼都清楚,只是看你們會不會打住罷了。”
 

    “我替你寫寫信,看看有沒有願意主動入閣的人。”
 

    陳昶道出他面對的局面,他心裡其實有人選,但這些人選他不能說,說的就討不了好。
 

    亦失哈得到消息後,便也在朱高煦來到武英殿理政,趁著群臣還沒來的時候,將陳昶的事情與他說了清楚。
 

    翌日清晨,王義便讓人告訴了亦失哈,陳昶的難處。
 

    洪武舊臣、建文遺臣、燕府派、渤海派、新政派
 

    陳昶質問王義,王義也被他問的語塞。
 

    “不是你們開這個頭,江南的那群人會提出江南鐵路的工程,把陛下架在火上烤嗎”
 

    “你們該慶幸陛下這些年脾氣較曾經好了不少,不然依照陛下的脾氣,你們收拾收拾準備回家吧”
 

    “說起來,你們的年紀都不小了,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老老實實退下去,不要再沾惹太多東西。”
 

    “你們不過分,但你們開了頭。”王義打斷了陳昶的話,教訓道
 

    他顯然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和陳昶談,李失等人原本就已經被王義說的汗流浹背,如今見他這麼說,紛紛起身作揖離去。
 

    “燕府的不能舉薦,舊臣子嗣舉薦又被諸將不滿,諸將又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嗣進入內閣,我不管怎麼選,都得得罪人。”
 

    興許是事後考慮到了這點,故此皇帝才沒找他麻煩。
 

    他的資歷很老,但卻根本壓不住整個六軍都督府。
 

    文官派系嚴重,武官又何嘗不是。
 

    坐在位置上,穿著一身黃白色圓領袍的朱高煦沒有停頓自己手上的動作,但嘴巴上卻回應了亦失哈。
 

    王義點明瞭一些東西,這讓李失等人面面相覷,只覺得屁股下的這把椅子好似擺上了鐵釘,令人如坐針氈。
 

    他起身深深作揖,而後起身離開了國公府。
 

    王義服了軟,嘆氣後開口道“事情難辦,可終究得辦。”
 

    不多時,武英殿的閣臣們走入殿內,五人並排對偏殿內的朱高煦作揖。
 

    “有些東西,你們不沾惹,他們便會沾惹上你們。”
 

    眼見只剩雙方,王義這才開口道“我不知道你當時在想什麼,以你的腦子不可能想不到你拒絕的結果。”
 

    “別以為殿下和你們和聲悅氣就代表可以無下限的容忍你們,伱們開了一個頭,遼東和山東就會跟著開這個頭,到時候就是整個北方和西南都會開這個頭。”
 

    “你先回去吧,事情我會辦的,陛下那邊我也會與亦掌印說說,讓他替你說說話。”
 

    這些不能說,能說的那些又登不了檯面,這就是陳昶面對的尷尬局面。
 

    “若是我們真的要求過分,那應該讓朝廷把鐵路從肇州修到奴兒干去。”
 

    二人不動如山,陳昶也壓根沒有被剛才的那些話給說動搖。
 

    “奴婢領命。”亦失哈躬身行禮,朱高煦也不再言語,低著頭繼續批閱起了奏疏。
 

    “”陳昶沒說話,王義繼續開口
 

    “不說話也沒事,我今日就是想提醒提醒你們,朝廷要修鐵路或者幹什麼,你別都別插手,陛下自會定奪。”
 

    “我的話你們記好,陳昶你留下,李失你們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
 

    因為有一面屏風,故此他們看不到朱高煦。
 

    “多謝國公。”能得到體諒,陳昶也便沒了什麼怨言。
 

    “都督府確實舉薦不出來人。”陳昶緊皺著眉頭回應,並反問王義道
 

    “國公,你能找出一個不錯的將領進入殿閣嗎而且進入殿閣容易,想出來就難了,您讓我舉薦誰”
 

    這些派系光是聽聽就令人頭疼,就連威望很高的王義都覺得麻煩,何況陳昶
 

    “也是難為你了”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都去理政吧”
 

    “臣等領諭”
 

    朱高煦的聲音從屏風後傳來,王回等人紛紛回到了那長長的桌子面前開始理政。
 

    瞧著他們離去,朱高煦這才放下硃筆,將昨日未能處理完的奏疏處理好了一堆。
 

    “那個王回巧舌如簧,用他來制衡楊榮和楊溥正好。”
 

    “不過你得盯緊點,他的奏疏好好核查,避免被鑽了漏洞。”
 

    “是”亦失哈點頭,可看了看殿外後,又小聲道
 

    “既然有危險,那為何不換掉他”
 

    “換了容易,再找一個就難了。”朱高煦話音落下,突然調轉話題詢問道
 

    “各地的鐵路修建如何,另外陝西的楊士奇和交趾的傅讓、王驥又如何”
 

    他詢問了當下關心的一些事情,亦失哈聞言作揖道
 

    “託陛下洪福,各地鐵路修建的十分順利,漠北鐵路已經修抵鎮虜衛,正在往海喇兒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