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68章 漠北事變


 第468章 漠北事變

 “嗶嗶嗶——”

 寒冬時節,隨著刺耳的哨聲不斷響起,與南邊所預想的太平不同,大明的北方也遭遇了不曾設想的戰火。

 “快進城!!”

 土道上奔馳著塘騎,他們不斷呼喚著在田間來回走動,視察自家田地的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們聞言,也紛紛快跑到土道上,騎上自己的挽馬,撒丫子的往城內跑去。

 只是兩刻鐘時間,城池四周的百姓便紛紛跑入了海喇兒城中。

 過了許久,西邊的天際邊出現了大隊騎兵奔走的場景。

 “況且先前馬哈木便被我軍重創,此次即便出塞,他恐怕也會避而不戰,不與我軍交手。”

 它被四周的土司包圍起來,時常以戰爭前沿地為軍隊輸送民夫、物資,如今也不例外。

 與傅讓走入山寨木屋裡的張純拿起水囊飲了一口,皺了皺眉。

 站在殿內,朱高煦也有些不太舒服。

 郭資江這筆賬算出來了,同時補充道:“這沒有算上軍餉和賞銀……”

 <div class="contentadv">

 “軍餉和賞銀不用算。”朱高煦打斷道:“軍餉反正駐紮也得發,賞銀得殺到敵人才行。”

 “沒有他們,這天下如何安定……”

 “我看了看漠北的局勢,如果沒有馬哈木,太平和把禿孛羅也就和阿力臺一個水平。”

 至於涉事的這些人去到昌都後能活下多少,這隻能看命了。

 他手裡的四萬鐵騎都是朝廷扶持的結果,如今被他報銷了近一半,那他還能拿什麼來對抗馬哈木。

 “真有那麼熱?”

 宋禮畢恭畢敬回應,朱高煦見狀便擺手道:“還有事情嗎?”

 當然,除了極端天氣,更致命的十極端天氣帶來的瘧疾和瘴氣。

 “臣沒有了。”宋禮作揖,而後唱聲退出了春和殿。

 站在建水朝陽門外,瞧著來來往往,奔跑到腳不沾地的明軍兵卒,茶棚裡的陸愈投來了敬佩的目光。

 “回殿下,都已經安排妥當,內外藩臣除瓦剌、韃靼外,皆已經抵達。”

 “是這麼說,不過……”傅讓眉頭不曾舒展,末了喝了一口水才道:

 “關外民夫價格是每日四十文,朝廷只算往而不算歸,故此二十萬民夫約四十八萬貫。”

 “臣來請問殿下,這些人應該如何處置?”

 在朱高煦的目光下,夏原吉作揖退出春和殿。

 “我估計是流放。”

 馬哈木來的速度並不快,因此王戎還沒來得及將最新的消息送出,馬哈木與阿力臺的消息就送抵了京城。

 朱棣所說的四個月,顯然是從海喇兒出發開始算起,而糧食豆料也是從海喇兒算起。

 自從明軍挺進元江河谷,他便率先一步南下抵達了建水縣休整,試圖適應當地的氣候。

 他早早做好了建水會比呂宋還要熱的準備,結果來到這裡後卻發現即便是冬季,這裡的氣溫也比夏季的南京、北京還要涼爽,並不悶熱。

 作為氣候極端的河谷地區,哪怕在歷史低溫期的明初冬季,這些長數百里的河谷也能保持著三十五六度的高溫。

 原本他想的是等東北鐵路修抵松原,然後自己再進行北征。

 坐在茶棚裡,他無法相信就二三百里的距離,南邊的天氣會比交趾還要酷熱。

 “臣告退。”

 “沒了馬哈木,漠北就是三足鼎立,有利朝廷控制。”

 臨安府建水縣,作為從南詔時期就已經築城存在的地方,自明軍攻佔此地並將其由夯土城改建為磚城開始,此地便是雲南漢人最南端的聚集地。

 但即便如此,馬哈木還是恢復了傷勢,並且重創了阿力臺。

 武英殿裡,朱棣拿著手中的奏疏,不免有幾分生氣。

 “阿力臺派人傳來消息,馬哈木正朝闊灤海子趕來,阿力臺乞請東遷海喇兒城!”

 不多時,宋禮與夏原吉走入殿內,一如既往的作揖行禮,而後宋禮率先開口道:

 “這個節骨眼上,鬧出這樣的事情,著實令人惱怒。”

 “按照你所說的時間招募民夫護送糧草北上海喇兒,你算算耗費是多少。”

 “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得算算調集五十萬豆料和四十萬糧食抵達海喇兒需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太熱了,許多弟兄都受不了,不是中暑就是染上了瘧疾。”

 “另外,朝廷的鐵路修建如何,伱可曾詢問過黃福。”

 張純嚷嚷著,同時對門口的兵卒道:“看看有沒有水井,我就不信水井的水還那麼熱。”

 他剛剛離去,班值太監卻又唱禮道:“禮部尚書宋禮、吏部尚書夏原吉求見!”

 “宣!”朱高煦揉了揉眉心,只覺得事情有些多。

 這樣酷熱的天氣讓從交趾趕來的

兵馬都叫苦不迭,更別提其它地方的兵馬了。

 在此地駐紮的,是來自交趾都司的兵馬,而節制他們的,是如今的穎國公傅讓。

 “這次也不帶火炮,你給我準備五十萬石豆料,四十萬石糧食。”

 他們與當地的少數民族融合後,創造出了以漢文化為主體,少數民族文化為輔助的建水文化。

 “此外,西北的鐵路勘察已經基本敲定從北京東到鳳翔的路線,但接下來是難度比較大的隴山段及隴右段,速度可能會慢些。”

 況且現在別說對抗,就連自保都成問題。

 亦失哈聽後也點頭道:“既然交戰的可能性不大,那的確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好,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他看了一眼狼狽的阿力臺,隨後將他們安排到了北邊的草原休整。

 “話雖如此,但具體也得看馬哈木對朝廷的態度。”

 “這樣吧,我點兩萬騎兵,四萬馬步兵和兩萬輔兵,四萬匹挽馬。”

 現在看來簡直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馬哈木與阿力臺的戰事逼得大明只能下場,而這個下場的人,自然要以自己為主啦。

 阿力臺的無能,超過了朱高煦的想象。

 “南邊已經修抵任丘,北邊則是修抵豐潤。”

 “因此要出男丁的話,大寧最少可以強制招募四到八萬,渤海最少二十萬,遼東則是完全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