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26章 其勢可謂


 “謝謝大人,不過我們家不收禮,勞煩您跑一趟了,要不要進來喝口茶?”

 西南山區的河谷之中,當一名少年人在旁邊矮壯中年人陪伴下謝絕一位又一位的訪客時,站在他們身後的一個矮壯婦女也不捨的開口道:

 “那麼多東西,全收下得有數百貫吧?”

 “數百貫又怎麼樣,我們雖然窮,但每一分錢都乾乾淨淨。”

 矮壯的中年男人回頭對自家婆娘開口,不過二人的語言並非官話,旁人也不一定能聽懂。

 “應該沒人了,關門吃飯吧。”

 見許久沒有來人,少年人用官話開口說話,並關上了自家院門。

 少年人臉上沒有什麼不捨之色,反而覺得自家父親督促的對。

 “江淮既然能考中生員,以後就肯定能考中舉人和進士!”

 念出自家兒子的名字,江大日十分驕傲的說著,似乎考上生員的人是他一樣。

 江淮聞言都不由笑道:“整個西江鎮有二十多名生員,我不過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個普通人罷了。”

 “那不可以一樣!”江大日拔高聲音:“他們的父母都做過大官,而且全靠朝廷特赦他們才能參加科舉,但你可不一樣。”

 “整個西江鎮四百多戶農奴出身的人,就你一個考上了生員。”

 “等會我走出去溜達一圈,肯定有好多人要找我喝酒,到時候我就把頭一扭,不是米酒不喝!”

 江大日十分神氣的在院裡揹著手打轉,似乎在表演自己在街上備受歡迎的場面。

 江淮看著自家父親耍寶,也沒有說他什麼,反而十分高興。

 之前自家父親雖然為自己高興,但總有些自卑。

 現在自己考中了生員,他也變得自信了起來。

 “篤篤!”

 忽的,院門再次響起,江大日也連忙收起了聲音,江淮則是整理了一下衣物,轉身打開了院門。

 “齊先生?”

 “恭喜賢侄高中!”

 院門打開,映入眼簾的是齊家小娘子的父親齊敬宗,此刻的他穿著寬袍大袖,站在院門外的青石巷裡對江淮祝賀。

 江淮沒想到齊敬宗會上門祝賀自己,受驚若寵之下特意側過身做出請進的手勢。

 “我就不進去了。”

 齊敬宗笑著搖搖頭,隨後開口道:“今年的鄉試,賢侄準備參加嗎?”

 正常來說,鄉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通常在秋季,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只有取得秀才資格的人才有資格參加鄉試,考中的稱為舉人。

 鄉試過後的會試則是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於京城舉行,由禮部主持,只有各省的舉人才能參加,考中的稱為貢士,會試的第一名稱會元。

 會試過後的一到兩個月便會在京城舉行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有會試合格的貢士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的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這些事情,是每個參加科舉的人都瞭解的,因此齊敬宗才會特意來詢問,畢竟現在還有五個多月才舉行鄉試,如果江淮有自信,那或許可以試試。

 “今年我就不參加了,王教習說要舉薦我去京城就讀中學和太學,我想讀完中學再參加科舉。”

 江淮說出自己的想法,不過齊敬宗聽到後卻問道:“你今年已經十六了對吧?”

 “虛十七了。”雖然年紀小,但江淮舉止十分早熟。

 “虛十七,讀完五年中學出來便二十二了。”

 齊敬宗意有所指,並笑道:“參加鄉試也不會影響學習,不如在出發前參加一次鄉試,萬一高中,屆時去到京城讀中學,你也可以一邊讀書,一邊參加科舉。”

 齊敬宗的話不無道理,不過江淮很好奇齊敬宗為什麼會這麼說。

 “其實我這麼說,主要是想讓你拜我為師,日後若是中了進士,能幫助我一家脫罪籍。”

 說到這裡,齊敬宗有些臉紅,而江淮也詫異道:“小娘子不是許給舉人黃經了嗎?”

 江淮的意思是,齊敬宗為何不讓黃經幫他們一家脫罪籍。

 畢竟在他的印象裡,自從七年前朝廷宣佈雲南罪籍子弟也可以參加科舉,並且高中進士就可以幫人脫罪籍,亦或者充當教習,教出進士便可脫罪籍後,整個雲南十餘萬儒生便開始投入了轟轟隆隆的私塾、教學運動。

 正因如此,在官學進入雲南前,雲南的學風便已經開始抬頭,更是有獨霸西南地區科舉中卷鰲頭的態勢。

 如果不是後來**全省推行官學,興許雲南會將其它四省甩到身後,望塵莫及。

 整個雲南,當下只有滇西這一塊推行了官學,主要也是因為當地接受了數十萬靖難罪臣及親眷,漢化比例奇高所致。

 “說來慚愧……”

 面對江淮的詢問,齊敬宗也慚愧道:“朝廷規定的中進士脫罪籍只限父母、兄弟、妹嫂與子侄,並不包

括父、母、妻三族。”

 “因此,即便那黃經日後中了進士,也只能幫自家人脫籍,我家這邊……”

 齊敬宗搖頭嘆氣,江淮聞言腦中也閃過齊家小娘子的面容,不由躊躇:“即便如此,還要婚娶嗎?”

 “這……”齊敬宗哪裡不知道江淮喜歡自家女兒的事情。

 說實話,如果他只有一個女兒,那她想嫁給誰就算了,可他還有兩個兒子。

 儘管倆小子年紀不大,可卻十分頑皮,就連自家女兒這個家姐都管不住他們,因此他也不指望兩個兒子能日後高中進士,為家族脫罪籍。

 因此,用女兒聯姻黃經,為的不過是日後黃經能照顧一下這兩個小舅子罷了。

 他也曾考慮過江淮,可江淮畢竟只是有潛力的生員,但黃經卻已經是舉人了。

 如果不是黃經執意要參加會試,那黃經現在最起碼可以得一個從七品的官職,足夠在地方上庇護三族。

 齊敬宗的遲疑,讓江淮眼底透過一絲失望,隨後躬身作揖:“這件事情,小子還需要詢問王教習。”

 “好吧,那我先告辭回家了。”聽到江淮要詢問小學的王教習,齊敬宗就知道這件事沒戲了。

 “齊先生慢走……”

 江淮走出作揖送禮,齊敬宗也苦笑著搖頭離去。

 待他走遠,江大日才陰陽怪氣道:“原來是把自己女兒當東西和人換,結果沒換好。”

 江大日不會說官話,但卻能聽,自然知道齊敬宗嫁女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