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25章 積學有待


 “東還未展翮,一麾復南馳。時來過鄉郡,訪舊同遨嬉。留連接歡宴,不忍暫相違……”

 “呵,他倒是還挺有閒情雅緻的。”

 春和殿內,朱高煦看著那首解縉所寫的詩,忍不住嘲諷一句。

 “解縉確實有才學,不過持才傲物不是我喜歡的人才。”

 朱高煦對面前的胡綸開口,胡綸也頷首點頭,同時說道:

 “解縉確實如此,倒是那楊士奇,上任四個月的時間,一絲把柄都沒有留下。”

 面對泥鰍一般的楊士奇,胡綸感到有些頭疼。

 “他沒問題,不代表他

 朱高煦可是記得朱祁鎮怎麼拿捏楊士奇的,楊士奇雖然為人滴水不漏,可對於長子楊稷卻十分溺愛,使得他有恃無恐,仗勢行惡。

 歷史上楊稷善於偽裝,經常甜言蜜語哄得楊士奇十分開心,不過楊士奇也知道楊稷沒有什麼才幹,因此並沒有給自家兒子謀個差事,只是將家中土地交給他,幫他開了幾家油坊。

 在這個時代,油坊收益豐厚,只要楊稷老老實實的做下去,那也能富貴一生。

 然而,由於楊士奇的緣故,楊稷在當地常常受到官員和士紳們的追捧和奉承,在人抬人、人哄人的環境下,楊稷也就慢慢變得驕奢淫逸,仗著父親的地位,在外面有恃無恐,橫行鄉里,欺男霸女,犯下了幾宗人命案。

 在地方御史彈劾楊稷的時候,楊士奇還以為自家兒子依舊和當年一樣淳樸,不相信他會犯下如此大罪,所以借回鄉掃墓的機會,一探究竟。

 楊稷知道父親回鄉後,便也作了精心佈置,結果楊士奇回鄉後所見到的,依舊是那個衣著樸素,通明事理的自家兒子。

 不僅如此,楊士奇在當地看到的,也都是楊稷修路造橋的賢明之舉。

 父子相見後,楊稷說他遵紀守法,反倒是有人忌恨父親功名太盛,權勢太大,就藉故誹謗。

 楊士奇從此後就不信其子會有惡行,再也聽不到有關他兒子的真實情況了。

 等朱祁鎮長大後,王振便派人前往泰和縣查案,並將楊稷所犯之事檢舉而出。

 同時,朱祁鎮也不處死楊稷,也不判刑,只是將他關押,利用楊士奇愛子的心理來抓住他的七寸。

 一年後,楊士奇憂心積鬱,含憤病終。

 見他去世,朱祁鎮也懶得留下楊稷,依律處斬。

 歷史上楊士奇對楊稷只有溺愛,因此只要楊士奇的溺愛不改,楊稷的性格也很難有變化。

 正因如此,從楊稷著手來拿捏楊士奇,才是朱高煦想做的事情。

 他並不想把楊士奇弄死,因為楊士奇畢竟能幹事情,只不過乾的事情不是他想幹的事情。

 不過要是能抓住楊稷的把柄,楊士奇也就只能幫自己做事情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也不免想到了只懂得指點,而難有建議的解縉。

 楊士奇還有幾分作用,可解縉就沒什麼大用了。

 讓他多活幾年,也不過就是多幾篇文章罷了,可大明朝不需要那麼多文章,也不需要那麼多解縉。

 “繼續監視這廝,再給他些時間,等他把自己玩沒了,到時候即便是江左那群官員,也不會有臉面去為他求情的。”

 朱高煦輕笑將奏疏丟在桌上,他就是要江左這群官員看著他們親手捧起來的大才子在他們面前丟臉,狠狠打壓一下這群傢伙的氣焰。

 “是!”胡綸作揖應下,同時也開口作揖道:

 “殿下,山東那邊有了消息,主要是孔府那邊。”

 “說!”聽到山東孔府的消息,朱高煦眯了眯眼睛,胡綸也連忙說道:

 “他們確實老實隱忍了多年,但去年主家子弟中也開始出現侵吞百姓田地,強買強賣的事情。”

 “消息剛剛稟報上來,臣也剛剛得知,前來稟報。”

 胡綸說罷,朱高煦摸摸八字鬍:“不要打草驚蛇,一個主家子弟能牽連的人有限,並非我想要的結果。”

 “繼續放縱放縱他們,到時候我要讓他們連本帶利的吐出來。”

 “另外……”朱高煦想到了衢州的南孔,不免詢問道:“衢州的南孔,與北孔如何?”

 “南孔……”胡綸聞言當場開始解釋,畢竟他要調查北孔,自然也會調查南孔。

 不過相比較北孔,南孔著實沒有什麼可調查的東西。

 南孔主要由北宋滅亡時南渡的孔氏子弟所組成,由於扈蹕有功,被宋高宗賜居衢州,同時為他們修建家廟。

 此後的南宋皇帝,也會偶爾賞賜南孔,日子過的也十分滋潤。

 不過在孔洙讓爵後,南宗開始中衰,恰逢元末兵革,南孔日子也漸漸衰敗起來。

 至正年間,朱元璋率軍攻取衢州等地後,這才命衢州軍民修葺孔府家廟。

 朱棣即位後,也常有人上疏說南孔封爵未復,祭田仍納官糧,因此無力自行修葺家廟,因此南孔家廟逐漸落敗。

 由於那時恰逢徐皇后病重

,所以朱棣並未處理這件事,而是一直拖到了現在。

 現在經胡綸解釋,朱高煦也差不多瞭解了南孔的遭遇。

 然而在他看來,不管是如日中天的北孔,還是已經衰敗的南孔都和大明朝沒什麼關係。

 南宋對他們好,起碼還是因為他們隨趙構南渡。

 可南北孔對於朱高煦來說,從未對他們父子二人有過支持,自己又何必要扶持他們?

 平白無故扶持一個家族,然後讓他們土地兼併,拒納官糧?

 別開玩笑了,燕府諸將和渤海諸將已經投降的建文諸將都曾經或未來能為大明朝做出貢獻,因此朱高煦才會不吝賞賜。

 對於南北孔,朱高煦可沒心思去扶持他們,更別說幫修家廟了。

 “北孔盯緊了,等到累罪足夠,一併論罪處刑。”

 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胡綸也連忙應下。

 “你先下去吧,讓亦失哈進來。”

 “是!”

 胡綸回禮退下,不多時亦失哈走入殿內朝朱高煦作揖。

 不過朱高煦沒有安排什麼事情,只是讓他陪著自己處理起了奏疏。

 治大國如烹小鮮,當然只要路線定好了,盯緊腳步快慢就足夠,沒有必要事無鉅細。

 當然,對於朱高煦和亦失哈他們這群站在金字塔尖的當權者來說,似乎除了影響政策之外的事情,其它所有事情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