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394章 厚德嘉貞


 “轟轟轟——”

 三月初九,隨著禮炮聲在江東門碼頭響起,數艘兩千料馬船緩緩進入江東門船舶位中。

 在以往,江東門禮炮是隻有下西洋艦隊與聖駕親臨才能享受的待遇,而今享受這一切的,卻是對整個大明都感到無比陌生的一支隊伍。

 “這裡…真的是大明朝嗎?”

 當雙腳踏上江東門結實的混凝土地面上,作為曾經出使帖木兒國正使的傅安與副使郭驥愣在了原地。

 與他們一樣的,還有後續那跟著下船的九百多名弟兄。

 闊別南京十四年,他們本以為南京還與之前一樣,未曾改變。

 然而,當他們真正的回到南京後,他們這才發現南京的變化到底有多大。

 洪武二十八年,他們出使帖木兒國時,江東門還是夯土與木質結構的一個碼頭。

 遠處的江東門,還是一個磚包土的城門,江東門外的集鎮也不過只有萬餘人規模,房屋雜亂不堪。

 而今,江東門碼頭由混凝土構建,遠處的江東門也經過混凝土的加固和擴建,顯得異常高大雄厚。

 曾經雜亂的江東集鎮,而今被規劃的四四方方,整齊劃一,所有的道路都鋪設了混凝土,並且被抹上了厚實的水泥,即便馬車駛過,也不會覺得搖晃,甚至沒有除馬蹄之外的更多異響。

 碼頭上,那些船舶位上的船隻也變大了許多,這是曾經大明朝都不曾擁有的。

 儘管已經在由西北向東南的這漫漫長路上見識到了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可當南京城變化擺在面前的時候,傅安與郭驥他們才明白……時代變了。

 “臣,傅安(郭驥),參見殿下,殿下千歲……”

 當黃羅蓋傘出現在碼頭上,反應過來的傅安與郭驥作揖行禮,對傘下的朱高煦畢恭畢敬行禮。

 “勞苦二位了,快平身吧。”

 朱高煦冷淡的聲音響起,這讓傅安與郭驥心裡多了幾分忐忑。

 “是……”

 二人緩緩起身,這才發現不止是朱高煦十分冷淡,就連跟在朱高煦身後的許多大臣也都眼觀鼻、鼻觀心。

 “發生什麼事了?”二人腦中同時閃過這個想法,不過不等他們作響,亦失哈便拉開了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茲爾……”

 亦失哈洋洋灑灑的將數百字的聖旨就讀,郭驥與傅安連忙跪下聽旨。

 聖旨內容主要是誇讚了傅安與郭驥一行人出使帖木兒國不屈不撓,不委身虜酋的剛正,又誇讚了他們的忠心,末了便是封賞。

 傅安被拔擢為禮部左侍郎,郭驥被拔擢為行部左侍郎,其餘官員皆被拔擢二品。

 其中,行部便是管理行在北京的衙門,而今北京尚在督建,不出意外的話,郭驥能在這個位置上擔任七八年的時間。

 “臣,謝陛下聖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傅安與郭驥率領眾人叩首作揖,而後緩緩起身,忐忑等待朱高煦開口。

 “二位剛剛返回京城,今日先好好休息,三日後辰時前往春和殿,屆時我再與二位好好交流帖木兒之事。”

 朱高煦似乎有急事,雖然話裡都是敬重,但卻帶著一種焦急感。

 傅安與郭驥等人畢恭畢敬回禮,不等他們反應過來,便見到朱高煦轉身離去了。

 二人面面相覷,只覺得朝廷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好在這時,朱高煦吩咐夏原吉留了下來,他也上前與傅安、郭驥等人解釋起了近日發生之事。

 三日前皇后徐氏患病不豫,皇帝下旨令剛剛從西番趕來的哈立麻等二百餘名番僧在姚廣孝率領下為皇后祈福。

 內外廷不論是御膳還是大庖廚,一律齋戒,不得造殺戮。

 此外,皇帝又輟朝三日,親自陪伴皇后左右,所有朝政由太子監國,於春和殿理政。

 正因如此,面對傅安等人被困異國十三年而歸的歡迎,常常喜歡熱鬧的朱棣才會缺席,而朱高煦才會顯得心情不好。

 他們的心情不好,不是針對傅安等人,而是因為內廷的徐皇后。

 得到了解釋,傅安等人這才鬆了一口氣,畢竟他們也算是“前朝”舊臣,雖說對朱高煦和朱棣都有所瞭解,但誰知道他們的變化會不會像南京城一樣那麼大呢。

 “說起來,您們倒是回來的有些巧了。”

 夏原吉與二人結伴走向馬車入座其中,不由提道:“殿下得知你們被困的事情,便讓鄭和出兵去救你們,當下已經攻陷了忽魯謨斯、巴士拉、阿巴丹、克爾登……”

 夏原吉將中亞的最新情報給說了出來,這讓傅安和郭驥瞠目結舌。

 他們被困帖木兒國這麼多年,帖木兒並非只是將他們囚禁在撒馬爾罕,而是派軍隊帶他們前往了帖木兒國的各地,試圖展現帖木兒國的疆域廣袤,以此說降。

 正因如此,傅安他們自然知道夏原吉口中的這些地方是哪裡。

 “哈里勒沒有反應嗎?”

 傅安不曾想鄭

和居然能率軍拿下波斯灣,更沒想到己方如此驍勇,故而忍不住詢問。

 “他倒是準備派兵,不過嘛……”

 夏原吉賣了個關子,隨後忍不住笑著將哈里勒被麾下將領拘禁,沙哈魯造反的事情給說了出來。

 這些事情讓傅安和郭驥倍感唏噓,他們曾見識過帖木兒治下的帖木兒國,儘管不如大明繁華,卻也算是一等一的強國了。

 不曾想帖木兒去世還不到五年,帖木兒國便丟失了波斯灣和阿塞拜疆、以及西波斯的部分疆域,內部更是陷入了分裂與叛亂中。

 只是唏噓之餘,二人也想到了沙哈魯的身份,以及自家陛下的身份。

 雙方都是老四,而且就當下情報來看,沙哈魯明顯會在不久之後取得蘇丹之位,這軌跡倒是讓人覺得十分有趣。

 當然,這種事情也就在心裡想想,讓他們說出來是萬萬不敢的。

 “我等接下來去何處?”

 傅安與夏原吉並不相熟,因此倒也沒有過多詢問關鍵情報,只是詢問當下去處。

 夏原吉聞言撫須,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太子雖然忙碌,但依舊為諸位的凱旋而歸擺下了華蓋殿國宴,並由漢王殿下作陪。”

 說罷,夏原吉也與他們分別說起了這幾年的變化。

 也在他介紹大明朝這些年變化的同時,朱高煦先一步返回了春和殿,但他始終靜不下心來處理奏疏。

 往常他一個時辰可以處理起碼三十份奏疏,而今面對內容十分簡單的賑災奏疏,他都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才能想好如何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