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330章 高麗者魚鱉也


 “咳咳……”

 “這土腥味……”

 五月中旬,大軍北上的第七日。

 興許是為了給北征增添難度,總是原本四月就該結束的沙塵,居然在五月中旬再度颳起。

 本該豔陽的天氣,此時此刻卻無比糟糕。

 一支數萬人的明軍正在草原上行軍,穿梭於一望無際的草原戈壁之中,天空被渾濁的沙塵暴遮蓋,整個大地變得模糊不清。

 行軍隊伍的前方,一片枯黃的草叢中隱約可見幾只野兔匆匆而過。

 一些弓馬嫻熟的明軍官兵紛紛逐獵這些動物,並在行軍路上尋找著可以採摘的草藥和野味。

 然而,在這掛著沙塵的茫茫草原上動物稀少不提,那沙塵暴更是限制了明軍塘騎的外放範圍,尋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

 沙塵旋渦迎面而來,掀起的塵土讓明軍官兵不得不掩鼻遮口。

 不多時,眼前視野越來越模糊,整個隊伍像是被隔絕了一般。

 沙塵紛擾,讓人疲憊不堪。

 隨著沙塵暴的不斷襲來,明軍官兵們也逐漸放緩了腳步。

 解縉、胡廣、胡儼等江南文官什麼時候吃過這種苦,故此無一不是抱怨,唯有金幼孜與楊士奇等少量官員忍氣吞聲。

 “這沙塵跟俺作對,不過現在過了大風的時候,它刮不了多久,不用擔心。”

 馬背上,朱棣眯著眼睛看著四周昏黃一片的環境,依舊自信。

 這種惡劣的環境,別說江南的文臣們,就連北方的武將也叫苦不迭。

 好在這沙塵暴真如朱棣所說,只是颳了半天過後便略漸平息。

 不多時,天地重新變得清晰,隊伍之中不時有歡呼聲傳出。

 看著逐漸清明的環境,解縉等人紛紛覺得不可置信,若不是鼻尖那點土腥味時刻在提醒他們,興許他們都不認為自己剛剛經歷過一場沙塵。

 “這塞外天氣,果然如陛下所說的變幻莫測。”

 楊士奇撫須,旁邊的解縉聞言則是拍了拍身上的那身子土,語氣不滿:“這樣的地方,拿下又有何用?”

 他這般開口,便再無人敢訴說其它,只能隨從大流。

 的確,就百官們這一路北上的所見所聞來說,北方大地除了山東和北平還能見到一些春色,走出塞外則是所見皆為荒漠戈壁。

 “這地方曾是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疏林草原,如今卻成了這副模樣,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這……臣等不知。”

 馬背上,朱棣感慨萬千,跟在他身後的文官們此時卻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瞧著他們說不出來,朱棣也神氣道:“在京城看沙盤的時候,俺問過太子這件事,太子翻閱古今書籍這才查到原因。”

 “用太子的話來說,這是因為自唐以來的天氣開始發生變化,降雨不足,加上歷朝歷代遊牧民族的無節制放牧,才讓這一片曾經水草豐茂的疏林草原變成了現在的沙地戈壁。”

 “太子還說了,這地方就是北平風沙的主要源頭之一。”

 朱棣說著自己從朱高煦聽來的話,不過對於這些話,胡廣等人卻嗤之以鼻,認為朱高煦誇大其詞,唯有解縉笑不出來。

 作為熟知文史的全才,解縉是研究過不少東西的,其中包括疏林草原、河套草原漸漸消失的時間他也清楚,毫無疑問是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

 也就是說,朱高煦說的並沒有什麼問題,至少就文史這塊來說沒問題,至於其它的古籍就連解縉也不清楚,畢竟他可沒有朱高煦那般幾乎過目不忘的能力。

 “不過現在不用擔心了,俺們漢人拿了這塊地方,便節制些放牧,總歸能扼制些。”

 朱棣捋了捋大鬍子,隨後便抖動馬韁,向著前方趕去。

 解縉等人見狀,即便再怎麼不情願,卻還是得跟上去。

 風沙過去後,明軍的隊伍重新掌握了前進的節奏,努力朝著目的地穩步前進。

 在這片廣袤而又荒涼的草原上,他們迎風前進,一連數日,直到五月十八日才總算抵達了兀良哈禿城南邊。

 朱棣拉開望遠鏡看了眼情況,隨後等待塘騎回報。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待塘騎確定了沒有埋伏,朱棣才指揮三萬大軍前往兀良哈禿城紮營,同時對李失、李齊二人吩咐道:

 “按照時間,孟章應該帶人早早在東南的惱溫江等著了,你們派人去傳他,並運送糧草前來兀良哈禿城。”

 “臣領旨!”

 面對朱棣的吩咐,李失與李齊各率千餘馬步兵向東南奔走。

 由於時代水文不同,加上惱溫江常年氾濫,故此現在惱溫江距離兀良哈禿城更近,不過二百里的路程。

 朱棣瞧著二人率兵脫離大軍而走,便也指揮徐增壽、李遠等人率領軍隊在兀良哈禿城紮營,同時派出軍中戶部的官員,讓他們率領兵卒去丈量兀良哈禿城外的耕地有多少。

 他親自率軍進了兀良哈禿城,瞧著那與六年前毫無變化的城

池,他不由得想到了當初自家老**他造反的事情。

 “俺若是當時動手,恐怕結局就大不同了……”

 想到現在天下的兵權情況,朱棣嘖嘖幾聲,倒也沒有過多糾結。

 畢竟在他看來,即便朱高煦想要他退位,也不可能在現在這種節骨眼上開口。

 朱棣估計等自家老二的**新政試點成功,並且進而在天下推行新政的時候,恐怕那小子就會想著皇位了。

 “俺又還能活幾年呢?”

 朱棣抓抓大鬍子,不以為意。

 南邊的事情可不是那麼好收拾的,沒個十幾年的功夫,哪有那麼容易。

 十幾年後,他都說不定快六十了,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還兩說。

 這麼想著,朱棣也走進了被收拾好的一間木屋之中,等待著東南的消息。

 也就在他等待的同時,李失與李齊帶著兩千女真馬步兵狂奔,第二天便與孟章放遠的哨騎碰了個面,並在哨騎的引路下前往營地。

 第三日正午,當他們頂著大太陽來到惱溫江不遠處時,距離惱溫江約十里以西的一座營盤便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兩千馬步兵在李失和李齊的率領下,直接衝向了那處營盤。

 “韃子來了!”

 “不要驚慌,是自己人!”

 營門外,延綿十里的運糧民夫隊伍發出了驚恐聲,作勢便要逃跑,好在被明軍勒止了行為,這才沒有爆發營嘯。

 李失與李齊隔著老遠便見到了那混亂一時的民夫隊伍,不由放慢馬速,在營盤不遠處翻身下馬,一路快走而來。

 與此同時,營盤內也策馬而出百餘道身影。

 作為遼國公的孟章率領眼下的肇州衛指揮使甘越走出,並在距離李失他們不遠處翻身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