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情甚篤


 “驅逐漢兵,光我大越!”

 四月初,由於大量安南百姓湧入,山南地區的陳季擴在簡定的擁簇下發布檄文,將明軍視為侵佔安南疆土的賊寇,兵發四萬,向升龍征討而去。

 與此同時,明軍收復區的大量安南豪強鄉紳開始起兵叛亂,一時間整個安南狼煙四起,好不容易淡去的狼煙再度燃燒。

 四月初五,黔國公沐春發佈檄文,將陳季擴冒充陳朝宗室的事情公之於眾,並兵分多路進行平叛。

 得知消息,盤踞在興化的胡氏父子也出兵準備與陳季擴夾擊明軍,然而擋在他們面前的是屯兵五千于山西鎮東部的張輔。

 四月初六,沐春、傅讓等諸將與陳季擴兵馬接觸,陳氏兵馬一觸即潰,在不到三天的時間裡丟失十五個城池。

 同一時間,胡元澄率兵三萬與張輔激戰山西鎮,胡元澄驅使象兵作戰,然而卻被張輔以火炮霰彈將象群驅散,並以火繩槍的抵近三段擊而擊潰前軍。

 交戰不過一個時辰,越軍潰逃,張輔親率二百騎兵追砍三十里,斬俘上萬。

 四月初十,瞿能率瞿鬱、瞿陶、張純、孟瑛等將校及千餘步卒突襲山南鎮,簡定指揮二萬兵卒出城迎敵。

 交戰之間,瞿能及孟瑛、張純等數十名將校騎馬突陣,左右橫擊。

 簡定指揮兵馬守備,然而瞿能率部突入,揮雙錘躍馬往來如飛,二子及孟瑛、張純等將校殺數百人,越兵潰逃。

 四月十五,陳季擴所部越軍被全殲于山南,黔國公沐春扶持六十七歲高齡的陳氏唯一宗室耆老陳曜為安南國主,並上疏請設都司,以此幫助陳朝抵禦未來的胡氏入侵。

 “這陳曜是個什麼來頭?”

 四月末,當安南的消息送抵南京城的時候,朱高煦正在忙著幫朱棣的北征調集民夫,沒想到沐春居然平定了陳季擴,並扶持了陳氏宗室的耆老陳曜。

 朱高煦詢問亦失哈,亦失哈聞言也作揖道:“回殿下,這陳曜是眼下安南陳氏的唯一宗室,不過腦袋不靈光,並沒有子嗣。”

 “也就是說,陳氏絕嗣了?”朱高煦詫異開口,亦失哈卻搖搖頭:“有不少人南逃前往了南洋,沒能抓住。”

 “倒是可惜……”

 朱高煦唏噓一聲,而亦失哈見狀則是試探道:

 “殿下,這黔國公立陳曜為安南國主,這似乎有些逾越吧。”

 沐春立陳曜這件事情並不是朱高煦示意的,因此沐春這麼做確實不對。

 不過對於朱高煦來說,這麼做並沒有壞處,畢竟陳曜無子嗣還六十七歲,能活幾年都難說。

 以他的名義來治理安南,能極大的安撫安南的百姓,杜絕民族性的叛亂。

 等過幾年陳曜死了,朝廷再以陳氏無後來接收安南,倒也能從大義上佔據高位。

 “設交趾都指揮使司,轄二十二衛。”

 朱高煦硃筆批紅,便將沐春的奏疏遞給了亦失哈,同時不忘提醒道:

 “年末之前,先把交趾的人丁口數給查清楚,來年再準備土地丈量。”

 “另外拔擢沐晟為西平侯,瞿能為建昌侯,何福為寧遠侯,顧成為鎮遠侯。”

 “此外,令傅讓承襲穎國公爵,坐鎮安南,張純任交趾都指揮使,張輔為廣西都指揮使。”

 “林粟任山西行都指揮使,孟瑛任交趾都指揮同知。”

 幾句話間,沐家多了一個侯爵,瞿能三人被從伯爵升為侯爵,傅讓承襲穎國公爵位,其餘的張純等人紛紛得到拔擢。

 當然,這其中最為值得人側目的,還是林粟擔任的山西行都指揮使。

 山西行都指揮使司,此地主要負責大同、漠南及河套大部分地區。

 這塊地方對於大明來說,基本是與曾經的大寧、遼東一樣的純輸入土地,毫無任何產出。

 早年朱棣便與朱高煦討論過想要廢除這裡,將河套的東勝等衛遷入山西,原因就是這地方沒有產出不說,也沒有防禦的對象。

 自捕魚兒海大捷後,河套被入侵的次數極少,當地屯軍每日就是放牧養羊,每年只能靠外調的數十萬石糧食維持下去。

 歷史上朱棣內遷這裡就是因為投入和收入不成產出,但根本原因是河北人口一空,只能將這裡的人口遷入河北來充實河北人口。

 如今因為朱高煦的存在,靖難之役不僅提前兩年結束,河北遭到的戰火也沒有波及太廣,故此北平人口雖少,但起碼還不著急充實。

 對於朱高煦來說,河套必須成為漢地,也必須建設到產出大於投入的時候。

 等遼東可以自給自足的時候,就是朱高煦對漠東和河套投入的時候,因此調善於屯田的林粟前往當地,絕對是一個不錯的安排。

 “滅一個安南就拔擢如此之多的爵位,這會不會不太好?”

 亦失哈聽著朱高煦所說的名單,心裡不免有些擔心。

 “有功就要賞,他們這功勞不如滅國之功卻也差不多了。”

 “沐春賞無可賞,便也只有

賞沐晟了。”

 朱高煦倒是沒有那麼多想法,只是秉承賞功罰過的想法來封賞。

 有了武官考校平授散階的政策後,他可不會擔心功賞帶來的負擔。

 如果這群武官真的能代代出人才,連續不斷地把爵位傳承下去,那朱高煦反倒不用擔心文臣壓過武官的事情了。

 他如此想著,心裡也不由得想到了今年的國防大學入學數量。

 “今年國防大學和太學分別入學多少人?”

 “國防四千六百二十七人,太學二十八人。”

 主僕詢問間,朱高煦便提起了朱棣給自己寫的家書,並談及了其中的內容:“山東的口糧問題得杜絕,在山東境內的胥吏出差辦差也如官員一樣享受驛站的住宿、飯食。”

 “奴婢領命。”亦失哈應下,朱高煦也緊跟著繼續吩咐道:

 “安南的移民文冊我看了,四個月不過遷徙三萬餘人,廣東、福建二省願意遷徙的人口雖有五萬之數,但依舊不足以填補安南。”

 “令戶部和吏部放開浙江、江西、南直隸等地遷徙,願意遷徙者,每戶賞田五十畝,三年內口糧由官府支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