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五章 衣冠禽獸


 “詐死?”

 船艙內,楊會這次總算聽清楚了。

 他慢慢停下哭嚎,迷糊的看著楊展,卻見楊展開口道:“我詐死投了渤海殿下,如今帶兵來突襲京城,你給我好好的回甲板上,帶著你的人給我放行。”

 “啊?”楊會愣了下,卻被楊展踢了一腳:“傻愣著幹嘛?不然你以為我爹為什麼不哭?”

 “噢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楊會被一腳踢醒連忙爬起來,伸出手抹了抹自己臉上的鼻涕眼淚。

 他轉身看向那隊親衛:“都是楊家人,記得少爺吧?”

 “記得。”眾人紛紛附和,眼神古怪的看著他。

 楊會也知道自己出洋相了,但相比得知楊展沒死的消息,這點洋相不算什麼。

 “去到船上,誰給暴露少爺的計劃,老子一刀剁了他。”

 楊會兇狠開口,卻被楊展一腳踢在屁股上:“你在誰面前一口一個老子的?”

 “俺這不是在提醒他們嘛……”楊會委屈回頭,卻見楊展擺手:“趕緊回去,別攔住我的好事。”

 “好!俺這就帶人回去,給少爺您開道。”

 楊會摸了摸被踢的屁股,然後才在楊展的催促中上了甲板,而後回到了己方戰船。

 “確實是總兵派來的人,弟兄們給他們開道。”

 回到戰船上,楊會又恢復了自己那副千戶官的面孔,只是跟在他身後的那幾個楊家親隨正看著他威風凜凜的背影,暗地裡止不住的發笑。

 他們的嘲笑聲被楊會聽到,可他卻不以為意,反而在心底高興著楊展沒死的消息。

 “嗶嗶……”

 在哨聲中,楊會的坐船開始為身後五十幾艘戰船開道,雖然是逆流而上,速度十分緩慢,但有著楊會的開道,倒也沒有人上來自找麻煩。

 畢竟比楊會官大的人,此刻都被楊俅請去高橋鎮吃飯去了。

 很快,三個時辰緩緩過去,楊展他們雖然是逆流而上,速度很慢,可依舊在三個時辰裡進入了三十餘里。

 不過眼下他們還沒有越過崇明島,只是到了南岸的長沙渡。

 他們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向著長江內趕路。

 船室之中,崔均緊張看著窗外的江南,他從沒想到自己居然會以這種形式回家。

 眼下他們還沒有走出危險的範圍,一旦長江口的炮臺發現他們,那以他們現在的情況,頂多就是幾個時辰就得全軍覆沒。

 “以現在的速度,大概需要三天才能抵達石莊。”

 “抵達石莊後,我們的船倒是一次性能運六千人去包港,就是軍馬難運。”

 “算上運人,頂多能運六千人和兩千匹馬,但是殿下說第一批人必須要四千人馬奔襲南京所以我們一次性只能運四千人馬前往包港,再折返回來運送兩千人去江寧鎮。”

 “算上從這裡出發到石莊,再到運人抵達包港,起碼得四月初八才能抵達包港。”

 “折返需要兩個時辰,再從石莊運人前往江寧鎮,差不多得四天半,也就是四月十三正午才能抵達江寧鎮,分兵秣陵關和大勝關,地上起碼得跑半天,也就是四月十三黃昏,南邊才能形成包圍……”

 船室的椅子上,楊展分析著包圍南軍的時間。

 孟章四千騎兵抵達包港是四月初八深夜,也就是說四月初九就能有人知道他們登陸,消息只需要幾個時辰就能走塘騎傳到京城,可第二批騎兵卻需要再四月十三才能包圍。

 從四月初九到四月十三,這中間有五天的時間,朱允炆要是想跑,那絕對能跑出去。

 因此,必須先讓南邊的兩千人先出發,然後再送北邊的四千人渡江。

 不過他們的運力如果送兩千人登陸江寧鎮,那就沒辦法一口氣送四千人登陸包港。

 “得弄些船,能同時運送六千人和六千匹軍馬才行。”

 楊展想到了運力的問題,然後仔細想想就知道了應該怎麼運作。

 “運人沒有什麼,問題的是馬。”

 崔均聽到了楊展的話,當即開口道:“眼下江北逃難的人很多,完全可以讓弟兄們從石莊乘坐民船前往包港,然後我們將甲冑和軍馬運抵包港。”

 “少了六千人的話,我們能一口氣運六千軍馬。”

 “到時候他們抵達了包港,我們趁夜色把四千軍馬和甲冑交給孟章,再接引兩千人上船,直奔江寧鎮。”

 “不行……”楊展搖頭:“這樣還是有起碼三天的時差。”

 “不過你這話倒是給我提了醒,我們可以先運兩千人和兩千軍馬出發,然後徵募些船運四千軍馬。”

 “這麼一來,缺口就會小很多。”

 “算下時間和路程,差不多在徐晟他們兩千人乘船抵達龍潭的時候,乘坐民船的孟章他們就能接收到四千軍馬,這個時間剛好,徵募的船也不用那麼多。”

 楊展說罷,便直接對崔均說道:“你派人讓楊會去募些民船,亦或者直接徵調他們的戰船,總之要在保障

兩千人馬率先出發後,還能運送四千軍馬。”

 “好!”崔均點頭應下,隨後走出船室,前往了楊會他們的戰船之上。

 不多時,崔均便帶著消息走回,而楊會也開始徵調沿途路過,但戰船將領官職比他低的平倭水師戰船。

 在他們操作之時,在廖角咀吹了一天一夜海風的陳瑄越想越不對。

 就在他猜想楊俅的消息是否是假消息的時候,北邊的戰船突然響起了木哨聲。

 “嗶—嗶——”

 “備戰!!”

 原本的所有猜想在木哨聲響起的一瞬間消散,陳瑄將精力全部投入到了接下來即將發生的戰事之上。

 大約一刻鐘的時間過去,北邊南下的戰船越來越多,伴隨著他們漸漸靠近,陳瑄有條不紊的指揮大軍依託廖角咀開始反擊,同時通知上游的火船準備。

 只要渤海的水師與他們在廖角咀交戰,那等到正午退朝,廖角咀的礁石就可以限制住渤海水師,到時候就是火船建功的時刻。

 陳瑄十分激動,眼下渤海水師來到了他的主場,他總算能洗刷自己的恥辱了。

 儘管他並不喜歡這個所謂的建文新政,但朱高煦的情況並不容樂觀,他自然不會選擇投靠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