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八章 海軍朱成功


 楊展的到來,讓朱高煦渡海的計劃可操作性大大增加。

 南軍水師的情報已經徹底暴露,即便戰前再怎麼造船,也難以用數量來壓垮渤海的海軍。

 為此,朱高煦在金州足足逗留了半個月。

 王元將帶來的泥模全部用來鍛炮,並且還在加緊製作海軍艦炮和攻城炮、岸防炮的泥模。

 時間已經徹底敲定,明年開春前後,只要李景隆調兵北上,朱高煦就會立即調女真八衛和神機營抵達金州,等待登萊海戰徹底結束後渡海。

 算上騎兵,他只需要兩個月就能全體渡海,這是朱高煦根據老朱派馬雲、葉旺登陸金州所用船隻、時間推算出來的具體時間,只要不遭遇風暴,三萬九千人就能在兩個月內渡海成功。

 忙碌了金州的事情,他趕在大雪前率領騎兵返回了廣寧,準備隨時支援北平和遼南。

 也在他忙碌的間隙,身在北平的朱棣在王義統帥五萬兵馬抵達北平後,著手對北平的十六萬兵馬進行了一次整編。

 他設立中、左、右、前、後五軍,其中中軍由張玉擔任主將,鄭亨、何壽為副將。

 左軍由朱能擔任主將,朱榮、李浚為副將。

 右軍由李彬擔任主將,徐理、孟善為副將。

 前軍由徐忠擔任主將,陳文、吳達為副將。

 後軍由王義擔任主將,房寬、陳昶為副將。

 其中,後軍主將王義、房寬、陳昶三人為渤海將領。

 很顯然,這支以燕軍將領為主體,以渤海為補充的正規組編軍隊,較之突襲真定前後的燕軍來說,可以說是大大強化了。

 這樣的強化不僅存在燕軍,渤海軍那邊朱高煦也沒有閒著。

 女真八衛經過補充,重新恢復到了兩萬四千人,神機營也回到了九千人,騎兵則是經過整編後達到六千二百人,金州的渤海海軍則是在楊展的節制訓練中,漸漸增加到了五千人。

 除此之外,大寧、遼東、渤海三地備邊的守軍還有三萬七千人。

 不算王義所部五萬人,朱高煦手中可動用的兵馬數量依舊八萬一千二百人。

 可機動的兵馬數量是四萬四千二百人,其中五千是海軍,能南下渡海作戰的是三萬九千二百人。

 渤海軍的兵力不可避免的擴充到了十三萬人,這與朱高煦原先所想的十萬人差距很大,支出更大。

 不過只要拿下了登、萊,大部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朱棣與朱高煦在等待機會,而南軍則是在李景隆的整訓下,開始一點點的恢復真定之敗前的意氣風發,同時南方各都司兵馬也開始聚集。

 趕在下雪前,李景隆初步完成南邊的防禦工事。

 他依託拒馬河、白洋淀、五宮澱、三角澱、衛河來構築了第一重防禦工事。

 在這層工事下,燕軍由北南下的道路盡數被限制住,若要強攻也只有白溝河、雄縣兩處可以進攻。

 朱棣裹挾了雄縣和莫州的百姓北上,只留下了兩座低矮的空城給南軍,因為城牆的問題,朱棣並不準備守住這兩處地方,而是放給了李景隆。

 李景隆也清楚朱棣的意圖,不過他還是接過了這兩處地方,並加固了當地城牆,重新修建了月漾橋等重要的橋樑,讓這些橋樑可以應對十數萬大軍北上。

 時間在一點點拖著,但眼下卻無人關注大明,只因大明的四周各國幾乎都在遭遇動盪。

 朝鮮陷入王子內亂,安南面臨權臣奪位,烏斯藏與世無爭,北元汗位易主,好不容易回到忽必烈這一系的汗位,再度被阿里不哥系奪走,坤帖木兒被立為蒙古汗王。

 為了穩固政權,坤帖木兒還專門託人走杭愛山南下肅州,寫信給朱允炆交好。

 朱允炆自然求之不得,想也沒想就接受了坤帖木兒的示好。

 西邊,別失八里的黑的兒火者汗在征戰中去世,他的兒子沙迷查干嗣位,但國政掌握在杜格拉特埃米爾忽歹達手中,沙迷查干是個銳意進取的人,十分不滿北方的瓦剌和西邊的帖木兒。

 因此在上位後,他立馬給大明寫了國書,內容無非就是表達東察合臺汗國對大明的尊敬,但意圖則是希望日後大明可以幫助他收復中亞的失地,擊敗帖木兒。

 沙迷查干的上位,讓大明朝廷總算從當年朱高煦所說的帖木兒東侵一事走出,更多的甘涼兵力被抽調北平。

 在這樣的局面下,唯有西南的麓川依舊在跳梁,而無法誅滅它的原因,也不過是因為一些人的從中阻撓。

 “哼!”

 當冷哼聲在隴川城內響起,坐鎮此處的沐春正在閱覽手中的書信,一旁的顧成、何福等人則是等待他開口。

 “和之前一樣,傅正幾人又以雨水過大來遲緩軍糧押運。”

 沐春臉色不好看,畢竟在他看來,刀幹孟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幾個月就能平定的貨色。

 可眼下,這場戰事整整拖了快一年半,其中雖然有刀幹孟投降後重新叛亂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是後方糧草押運不力,前

方兵馬糧草不濟,不能進攻的原因。

 沐春與傅友德交好,可他也知道如今是朝廷危難時機,西南戰事推遲越久,對朝廷就越不利。

 如果不是顧忌傅正三兄弟在雲南各衛指揮所的舊部,他恐怕早就把這三兄弟給處死了。

 “魏國公沒有什麼來信嗎?”

 何福詢問沐春,可他卻搖搖頭:“沒有消息,興許是被傅茂軟禁了。”

 徐輝祖雖然是魏國公,但他在雲南並沒有什麼嫡系,唯一能算得上嫡系的,恐怕就是永昌、金齒的王兆、王瑄、王魁父子三人了。

 只是這三人,當下正在處理金齒衛的叛亂,根本無力抽身。

 “金齒衛的叛亂持續三個月了,怎麼還沒有結束?”

 沐春公然質疑起王兆父子三人的平叛速度,但這也十分正常。

 之前打刀幹孟的時候,這父子三人可是十分驍勇,西南兵團能快速拿下南甸和景罕、隴川都虧了他們父子三人,如今被調回金齒平叛後,反倒是開始畏畏縮縮了。

 旁人不知道,沐春如何不知道。

 那王氏父子三人都受過朱高煦的恩惠,當然自己也一樣,不過這並不是他們拖延時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