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239章 尷尬境地

“你說甚?老二把大寧拿下了?!”

 北平承運殿內,只是隔了一日,朱棣便收到了朱高煦將松亭關及整個大寧拿下的消息。

 這個消息傳來時,不止是他,而是殿內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昨日他們還在愁著沒有打下山海關,無法合軍來對付耿炳文,結果才過了一日,朱高煦把大寧二十二個衛都拿下了。

 “回殿下,我家殿下已經拿下了大寧二十二衛,順帶擊潰了來犯的元將哈剌兀,把哈剌兀活捉活埋了。”

 “我家殿下派末將來,是想問問北平還有多少糧秣,我軍糧秣已然不足。”

 渤海千戶官吳孟站在殿內正中,對朱棣作揖開口。

 他這話一說出口,朱高熾便率先開口:“還有一百九十餘萬石。”

 “可否撥一百萬石前往遼東?”吳孟也不客氣,直接要走了一百還多的糧食。

 “這……”聽到朱高煦一開口就要那麼多,朱高熾立馬將目光投向了朱棣。

 此刻的朱棣倒是十分高興,他站起身來樂呵笑了兩聲,然後才回答道:“糧食倒是可以調撥,但你先告訴俺,你家殿下有多少兵馬,另外何時能攻克寧遠?”

 朱棣很好奇自家老二現在有多少兵,而吳孟也沒讓他失望:“我渤海眼下應當有兵八萬,過幾日殿下破了劉嵩後,理應有十萬,但殿下說過要整軍,不會超過九萬。”

 “九萬?還整兵?”

 聽著吳孟的話,張玉、丘福等人面面相覷。

 要知道北平、大寧、遼東三地的兵馬已經十分精銳了,在這樣的精銳中還要整軍,朱高煦的眼光著實有些高了。

 “別整軍!”

 果然,聽到吳孟的話,朱棣連忙打斷:“他要是嫌兵馬多,叫他送來給俺,別浪費。”

 “另外伱說他很快就能破劉嵩,可是有了什麼想法?”

 “這末將不能說。”吳孟很守原則,他與渤海大部分將領一樣,對於燕軍態度只是稍好,對朱棣也只是出於自家殿下父親而尊重,並沒有大寧、遼東等都司兵馬對朱棣的那種敬佩。

 “行,你回去告訴老二,就說他若是能把遼西拿下,俺便讓人運糧一百萬石給他,不過我這裡民夫不足,叫他派些兵過來。”

 “此外,這份是南邊的軍情,耿炳文二十萬大軍即將北上,教他早些安排好自己的事情,隨後與俺南下對敵。”

 朱棣遞出一份信,站在他身旁兩個沒有鬍鬚卻皮膚古銅的人中走出一人,將那封信遞給了吳孟。

 吳孟接過情報,隨後作揖:“末將現在就返回大寧,殿下可以撤走薊州和昌平、密雲的兵馬了。”

 話音落下,吳孟轉身便離去,而丘福則是緊皺眉頭,等他走遠才開口道:“二殿下手下的兵確實精銳,就是過於桀驁了。”

 “傲點好啊……”朱棣眼饞的看著離開的吳孟,以及跟隨他離開的渤海兵卒。

 渤海兵卒各個被朱高煦養的虎背熊腰,哪怕不知兵的人也能看出其驍勇程度,何況朱棣。

 “得想個法子從老二手底下弄些渤海的兵來。”

 朱棣把心底話給說了出來,眾人聽到後面面相覷,朱棣也在反應過來後咳嗽道:“咳咳,老二沒帶過十幾萬的大軍,這些比兵給他,他也不一定能帶好,俺替他帶帶,反正到時候再還回去便是。”

 他雖這麼說,可眾人都清楚,但凡被他借走的東西,就沒有還回來一說。

 瞧著他摩拳擦掌,諸將都在為自家二殿下而惋惜,唯有朱高熾心情落到了谷底。

 在眾人中,姚廣孝敏銳察覺到了他的變化,但沒有開口。

 “好了,都退下,去把密雲、昌平、薊州的兵撤回來,這下俺能用的兵更多了,對上耿炳文那老侯爺勝算也就更大了。”

 朱棣樂呵呵笑著,顯然已經想到了自己節制朱高煦,統轄十幾萬大軍時那意氣風發的模樣。

 “我等告退……”

 眾人起身退去,朱高熾也在其中,唯有姚廣孝雖然起身,卻沒有離開。

 朱棣樂呵過後,也看到了沒有起身的姚廣孝,他知道姚廣孝有話要對他說,因此等朱高熾他們離開後,他才走下高臺,對姚廣孝詢問:“老和尚,你不走是要與俺吃飯?”

 “殿下是否想過世子與二殿下日後如何相處?”

 姚廣孝直言開口,這問題讓朱棣愣了愣。

 說實話,他還沒有想到那麼遠,因為他的腦子基本都被如何擊敗耿炳文所佔據了。

 當然,他也沒想到自家老二這麼能打,開戰不過三個月,就直接拿下了大半個遼東與整個大寧。

 眼下經過姚廣孝提醒,他自然知道姚廣孝想說什麼。

 朱高熾的世子位是老朱冊封的,為的也是阻礙朱高煦繼承燕府,不至於讓燕府對朝廷的威脅加大。

 只是或許連老朱都想不到,朱高煦居然能在他死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拉出近四萬大軍南下,並且三個月擊垮遼東都司,拿下大寧。

 “眼下,二殿下手中有關外近百萬百姓,幾日後手中兵馬更是多達十萬,勢力比您還要大。”

 姚廣孝侃侃而談,分析著當下局面:“渤海的兵卒將帥您也見過,他們如此桀驁,只聽從二殿下的話,便是對您也只是保持基本的尊重。”

 “眼下他們還有遼西的四萬餘官兵與九連城的一萬餘官兵未收拾,一旦他們收拾了這群人,渤海與遼東便高枕無憂,因為前面有您在擋著。”

 “既然高枕無憂,自然沒有必要入關。”

 “他們需要入關的理由,無非就是為二殿下打下這天下罷了。”

 “這種局勢下,如果世子一直佔據世子位,那敢問渤海的兵卒,為何還要入關打仗?”

 姚廣孝質問朱棣,朱棣的政治手段也並不差,自然清楚他想說什麼,因此不由沉默起來。

 瞧著他沉默,姚廣孝只能加大力度:“若是世子位不是二殿下的,而建文又回心轉意,選擇將三都司冊封給二殿下,您以為二殿下麾下的那些驕兵悍將是會選擇打官軍,還是轉過頭來打您?”

 “即便有二殿下阻止,可最好結局也不過就是作壁上觀罷了。”

 “人言眾人拾柴火焰高,可被掌握火候的那人,亦不是被眾人所拾柴火給限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