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212章 大局始端

“這吉林城居然能發展如此,真是不可思議……”

 夜色下,吉林城內的一處小院裡,三個身穿鴛鴦戰襖的中年人湊在燭光下,感嘆著吉林城的情況。

 這三人,是朱允炆在去年就從大教場內武官子弟中選出的三個人。

 在選出他們三人後,朱允炆只是硃筆一揮,這三人便紛紛承襲父職,隨後被派往山東登、萊二州,募軍戶三千後,於今年開春後北上。

 在北上途中,他們也知道了先帝崩殂,皇太孫即位的消息,因此對於東宮之人交代的事情,便更為上心了。

 他們三人來到關外不過兩個月,來到吉林城更是隻有半個多月,不過即便只有這麼點時間,卻也足夠他們摸清不少東西了。

 “渤海王確實頗有才幹,居然能用這樣的化外之地養兵萬六之數。”

 一名千戶緩緩開口,另一名也頷首贊同道:“從今日那亦失哈傳來的消息來看,這渤海王連我們連帶另外那一千軍戶也都想編練為軍。”

 “我們在山東時,即便是沿海的備倭兵,也不過是三戰八耕,如今這裡居然是全戰。”

 這人對於渤海的實力感到詫異,另一人也接上話茬:“不僅如此,他們還都是著甲的甲兵。”

 “著甲的甲兵,即便是山東都司也不過只有一萬八千人,這裡居然有這麼多。”

 “這裡畢竟是關外,需要防備兀良哈與北山女真人,戰兵多也正常。”最先開口的人解釋,並且進一步道:

 “眼下要搞清楚的,還是這渤海的府庫之中到底存儲多少糧秣,足夠供養這大軍多久。”

 “只有弄清楚了這一點,我們才好與南邊的那位商量何時動手。”

 “這件事情,還得我們三個同心戮力才能辦成。”

 他如此說著,另外兩人也紛紛頷首,不過頷首之後,其中一人也開口道:“先帝留在渤海的錦衣衛還有多少?”

 “大約七百人,其中官職最高者已經是千戶官。”另一人回答道: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與他們交涉,不過他們總是含糊其辭,眼下最關鍵的還得看看他們能不能把渤海府庫的情報交出,如果不願意,那就說明他們也同流合汙了。”

 “渤海王確實狠毒,居然給軍戶均田……”

 一提到均田,三個千戶官臉上都露出了不快。

 內地衛所腐化嚴重,其中軍屯田無疑是他們喝兵血的最好來源。

 儘管當下還是洪武年間,可小偷小摸總歸是有的。

 一個千戶所少則五六百戶,多則一千二三百戶,他們負責的軍屯田少則萬畝,多則數萬畝。

 但凡衛所軍官每畝剋扣一點,積攢下來那也是了不得的數量,因此對於心中一開始就打著喝兵血主意的部分武官來說,均田予軍戶,這簡直就是在斷他們的活路,更別提吉林衛的均田是由吏目來分配,根本不經過武官了。

 對於軍戶來說,這樣的均田更公平,但對於想喝兵血的武官來說,整個均田系統都與他們無關,所以他們不厭惡朱高煦才奇怪。

 “先看那群錦衣衛的,如果事情有變,那就奏報陛下。”

 “好!”

 三人密謀間,距離他們一里之外的渤海王府內也迎來了一群忐忑的人。

 他們在亦失哈的帶路下走進承運殿內,而朱高煦坐在高位,似乎在撰寫什麼內容。

 “都來了?”

 聽到腳步聲,朱高煦便放下了手中的筆,笑吟吟的抬頭看向了亦失哈身後的那群人。

 在他的目光中,他見到了許多熟悉的人,可他並不奇怪,畢竟他早就知道老朱在往吉林城摻沙子,所以他表面對渤海軍的所有弟兄都充滿信任,可私底下他只信任亦失哈他們幾個人。

 “殿下,末將愧對您的恩賞!”

 “我等慚愧……”

 領頭的千戶官胡綸羞愧跪下,在他身後的十數名百戶官、總旗官等人也紛紛跪下,對朱高煦表達著自己的愧疚。

 只是面對他們的羞愧,朱高煦卻起身離開位置,走到了他們的跟前。

 “你們並未害我,至於刺探情報,那也是我爺爺交代,你們為人臣子,自然要為我爺爺盡忠。”

 他扶起了胡綸等人,並進而詢問道:“軍中有多少弟兄,都願意站出來嗎?”

 “一共七百四十九人,分為三批進入吉林城,大夥都願意站出來,只是那新到的四千軍戶中,恐怕也有新的錦衣衛,若是殿下需要,末將可以將其糾察出來。”

 胡綸敢這麼說,說明他心裡有把握,也有那份本事。

 對於胡綸的投靠,朱高煦臉上笑臉盈盈,可他心底卻不敢輕易相信胡綸,因此他輕笑道:“那群人想要查,就讓他們查去吧,反正我這裡的那些事情罪不至死。”

 “殿下請放心!”聽到朱高煦的話,胡綸哪裡還不知道朱高煦在試探他,因此連忙解釋道:“末將等人與南方書信中,從未提到那些事情。”

 “末將等人唯獨對不起殿下的,便是將渤海除黑水城外的兵力與耕田、百姓數量情況交予了南邊。”

 胡綸自爆進展,若是朱高煦小肚雞腸,那這些東西足夠朱高煦殺他了。

 不過對於朱高煦來說,這些東西都不是他最重要的東西,他最重要的東西始終在黑水城那邊,因此當他聽到胡綸不知道黑水城的情報後,他不免對自己當初讓孟章、徐晟二人率女真兵卒鎮守黑水城的決定感到正確。

 “三場的事情報出去了嗎?”

 朱高煦詢問起關於三場的事情,胡綸也慚愧低下頭:“報出去了,不過具體的產量並未交代出去。”

 胡綸本以為朱高煦會不高興,卻不想朱高煦輕笑道:“如此,我便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他伸出手抓住胡綸的手:“你與那七百多弟兄單獨編為一所,便叫……”

 朱高煦沉吟數秒,然後似乎想到什麼好玩的,脫口說道:“便叫西廠吧,伱為西廠指揮使,日後專門負責為我渤海刺探情報。”

 “當然,暫時我還沒有什麼能夠指派的事情,要說有的話,你可否能通過信任的同袍,弄到運河沿邊的水次倉位置,以及蘇、松、揚等三府的儲備倉、常平倉儲糧數量?”

 “這……”胡綸為難道:“殿下,這些東西起碼要指揮僉事才能知道,末將如今在錦衣衛中,只是百戶官罷了。”

 “你只是百戶官?”朱高煦有些驚訝,畢竟他熟悉胡綸。

 胡綸能做上渤海十六個千戶官之一的位置,手上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因此對於他這樣的人居然只是錦衣衛百戶官,朱高煦吃驚倒也不奇怪。

 “如此看來,倒是那錦衣衛中武官無識人之明瞭。”

 朱高煦拍拍胡綸肩膀,笑著道:“還有什麼要與我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