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211章 搭臺唱戲

“三十一年閏五月乙酉日,上崩於西宮,皇太孫即位,尊諡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廟號太祖,上以天縱之資……”

 六月中旬,經過半個月的長途跋涉,北巡的二十餘萬隊伍終於被朱棣帶回了全寧衛。

 在他惴惴不安的情緒下,此地果然出現了傳旨太監的身影。

 對方在此等待許久,並召集了三王與諸將,當眾宣讀了朱元璋崩殂,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的消息。

 一時間,眾人眼前一黑,都來不及反應,低著頭與左右面面相覷。

 眾人之中,只有朱棣、朱能、張玉與丘福、姚廣孝等人心中駭然。

 他們沒想到,朱高煦所說的話居然是真的,那位開國三十一年的洪武皇帝居然真的崩殂在了五月。

 “先帝崩殂,陛下可有詔諸王何時進京……”

 朱棣接下聖旨,當著眾人的面緩緩起身詢問,可他心裡卻想到了朱高煦在兀良哈禿城對他說的那些話。

 “大行皇帝留有遺詔,言諸王臨國,毋至京師。”

 那傳旨太監畢恭畢敬的回答,可這回答讓沉不住氣的朱權不服了。

 “哪有不讓兒子進京弔喪的道理!”

 朱權一開口,那太監便臉色一變,但還是偽裝著恭敬,與朱棣、朱權、朱植三人解釋道:

 “大行皇帝已於五月辛卯葬於孝陵,陛下也早早即位,三位殿下還是不要打擾大行皇帝了。”

 這傳旨太監的話讓眾人面面相覷,顯然他們都沒想到朱元璋這樣有著豐功偉業的帝王,居然才停靈七天便下葬了孝陵。

 在他們看來,哪怕皇太孫著急即位,也應當等二十七天才對,七天未免有些……

 “俺知道了。”

 有了朱高煦的提醒,朱棣沒有太過激動,只是點頭答應,同時詢問:“陛下有什麼旨意嗎?”

 那傳旨太監也沒想到朱棣居然會那麼冷靜,不過對於朱棣的詢問,他也在朱棣預料中的取出了另一份聖旨。

 “陛下有旨意,請燕王節制諸軍返回駐地,另外交還谷王三護衛,燕王、寧王、遼王三位殿下各自率護衛軍返回封地。”

 “此外,武定侯請返回京城述職,總兵官楊文接任遼東總兵官。”

 說到這裡,那傳旨太監隱晦看了一眼朱棣,確定他情緒還算穩定後,這才笑吟吟的說道:“另外請燕王殿下交回三都司調兵牌……”

 “果然……”當朱棣聽到聖旨前面內容的時候,他就想到了朱高煦所說的剝奪兵權,而事實也如朱高煦預料的一樣,自己那位即位的大侄子果然在第一時間向他索要兵權。

 一時間,交還是不交成為了朱棣要面對的問題。

 姚廣孝看著朱棣默不作聲,心裡也想到了朱高煦的那些話,因此想上前為朱棣解圍。

 只是不等他上前,朱棣便開口說道:“稍許俺便讓人將調兵牌送去你的住所,不過開平五衛那邊大多都是新卒,若是交回調兵牌無人訓練,那胡兵一旦南下,恐有災禍。”

 “呵呵……”傳旨太監輕笑:“屆時再調殿下節制便可。”

 顯然,朱允炆是鐵了心的要收回朱棣手中除三護衛以外的所有兵權,這一幕讓站在朱棣身後的眾人十分緊張。

 畢竟自從朱棣奔襲乃兒不花並將其迫降後,開平兵馬基本都歸他節制,這點先帝也是默認的。

 如今朝廷不僅要收回三都司兵權,就連開平這樣的重要之地都要收回,這很難不讓人多想。

 “好。”朱棣沒有反駁,而是果斷交出了開平衛的兵權。

 他的爽快程度,讓傳旨太監本人都十分驚訝。

 畢竟在他北上前,皇帝特意交代了他,如果燕王抗拒交出兵權,那可以徐徐圖之,不用急於一時。

 只是從眼下看來,燕王並沒有齊泰那群人說的難以對付。

 “如此,那咱家就退下了……”

 傳旨太監作揖回禮,隨後離開了全寧衛的指揮使衙門內。

 在他走後,朱棣也轉身看向了諸將,臉上勉強擠出一個微笑:“都按照旨意去做吧。”

 說罷,他便藉口身體不適而離開,姚廣孝幾人則是跟了上去。

 留下的人中,郭英表情難以捉摸,其餘人則是紛紛避之不及的離開衙門。

 顯然,王朝的權力交替讓他們之中許多人都十分緊張。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也不知道自己在新朝還能否得到舊朝時的重用。

 這其中,不少人看向了郭英,畢竟郭英身兼遼王岳父、渤海王嶽祖父,這樣的身份恐怕很難在新朝得到重用。

 只是不同他們所想,郭英現在並沒有擔心權力,而是在回憶自己跟隨朱元璋的這幾十年。

 那樣的英雄人物,也免不了生死離別,而自己似乎也老了,該退下去了……

 郭英落寞的轉身離去,心中已經想好了回到京城後便提出歸家養老的奏疏。

 倒是在他落寞轉身時,朱棣帶著姚廣孝等人找了一處衙門內的客房休息。

 坐在床上,朱棣精神有些恍惚,他還是不敢相信自家父親已經崩殂,這遠比朱允炆奪走他兵權還令人難受。

 “殿下,您不應該把兵權都交出去的。”

 “是啊殿下,萬一真如二殿下所說,那朝廷對付我們可容易多了。”

 “殿下,是不是該給二殿下寫封信?”

 客房之中,在安排好了外圍的護衛工作後,朱能三人便皺眉說起了朱棣交出兵權的事情。

 此刻他們三人都理解了朱高煦圈禁朱棣的做法,並開始懷疑朱允炆或許真的要對燕府下手。

 哪怕是他們三人在政治上十分遲鈍,但在理解了朱高煦的做法後,他們也能看出燕府局勢不容樂觀。

 僅有三護衛的燕府,根本沒有資格與朝廷談條件,可以說朱棣交出兵權是一步臭棋。

 相較於他們三人,姚廣孝則是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手裡盤算著佛珠,看模樣似乎對外一點不擔心,但實際上他是在等朱棣的答覆。

 “俺好歹是他的叔叔,他總不可能加害於我吧……”

 朱棣的回答十分無力,顯然他還對朱允炆抱有期待。

 倒是關鍵時刻姚廣孝率先開口道:“將兒孫性命交託於他人,顯然不是什麼好辦法。”

 “陛下如果對殿下都如此,那對二殿下又如何?”

 “殿下您別忘了,當初二殿下所說的那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