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85章 攻守易形

八月中旬,呼聲焦躁……

 當南方還在歌舞昇平的時候,北方全寧衛已經聚集了數千人馬。

 他們從全寧城內走出,隊伍如長龍般向北方蔓延而去。

 隊伍兩側,內裡穿著紅胖襖,外面穿著胸扎甲的明軍牽著一匹匹健壯的軍馬步行。

 在隊伍中間,一輛輛由兩匹挽馬拉拽的板車上堆放著糧食和甲冑、兵器、豆料。

 每一輛板車上的載物接近千斤,哪怕行駛在多日未曾下雨的草原上,也能留下深深的印跡。

 在他們走出城池後,緊接著走出來的是穿著布衣的民夫,他們肩挑手扛著一袋袋糧食,數量之多足有上萬。

 很快,他們盡數走出了全寧城,隊伍漫長,前後足有五里餘。

 在行軍的隊伍中,二十歲的寧王朱權是為數不多可以在行軍路上騎馬的人。

 在他身旁,一名年過四旬的武官一同騎在馬背上,望著這浩浩蕩蕩的隊伍笑道:“自去歲燕王殿下俘獲兀良哈牛馬南下,我們這大寧也能拉出三千騎北上了。”

 “嗯……”朱權應了一聲,並眺望北方道:“這次北巡,若是有所收穫,也當送些給四哥。”

 “就是不知道高煦那邊能出多少兵馬,能不能策應我軍。”說到此處,朱權回頭看向那將領:

 “劉真,你派的人還有幾日抵達肇州城?”

 劉真,作為宋晟在西北的得力幫手,曾經與宋晟一起打出‘哈密裡大捷’的他,被老朱在洪武二十八年調到了大寧,並負責統帥寧王府三護衛的兵馬。

 這次北上打草谷,朱元璋不想動用太大規模,除了朱棣那邊聚兵數萬外,朱權和朱高煦這邊的護衛規模都沒有超過兩萬,能調動出戰的兵馬就更少了。

 朱權本部三護衛,有一萬六千餘人,不過由於朱棣調了大寧兵馬去開平衛集結,因此他得留下部分護衛來拱衛大寧,以免哈剌兀繞道南下,行圍魏救趙之舉。

 因此,他這次北巡只帶了本部三千騎兵,而這在洪武朝已經算得上相當精銳的兵馬了。

 四年前的大明,也不過只有兩萬餘騎兵,哪怕朱棣與朱高煦打出“吉林城大捷”,俘獲不少軍馬,明軍的騎兵也堪堪才達到了三萬二千餘騎罷了。

 不過要是老朱心一橫,把各地牧馬場的軍馬調出來,那也能湊出五萬騎兵。

 在騎兵規模只有這般大小的時候,手下擁有千名騎兵以上的將領和塞王並不多見。

 細數下來,眼下南京有殿前豹韜衛和河州衛的七千騎兵,其次是燕府經歷‘吉林大捷’後的六千騎兵,再往後就是同樣節制三千騎兵的晉府、寧府。

 再往下,便是節制兩千騎兵的秦府和朱高煦的渤海府,以及節制一千騎兵的周府。

 這幾股勢力手中騎兵相加,便達到了兩萬四千騎兵,剩餘的八千多騎兵,則是分別隸屬在陝西行都司、陝西都司、山西行都司和山西都司,以及北平都司和大寧都司、遼東都司。

 而且八千多騎兵還不都歸屬他們,細數下來,他們手中連一千衛所騎兵都湊不到,因為雲南的沐春手上還有五百騎兵。

 因此在洪武年間,手中騎兵超過一千,便已經算是一股不能小覷的勢力了。

 朱權有驕傲的本錢,不過他也很好奇自己那個侄子能拉出多少兵馬。

 面對他的好奇,劉真則是不假思索道:“渤海王殿下那邊,能拉出的兵馬應該不會太多,畢竟去年吉林大捷時,聽聞他手下兵卒傷亡一千六百餘人,而且現在手中還有三千多人是新卒,不堪用。”

 “仔細算來,能有個兩千人,應該就已經是盡了全力了。”

 劉真的思維依舊停留在老一套的衛所屯戰體系中,在他看來,哪怕吉林衛已經消滅了西陽哈,並且擊退哈剌兀,可屯戰體系肯定是改不了的。

 八千軍戶,五五耕戰就已經算是很了不起的情況了,所以朱高煦最大應該也就頂多拉出四千人的隊伍罷了。

 加上還有顧及後方,他最大恐怕也只能拉出幾百騎兵和千餘步卒罷了。

 對於他的這套說辭,朱權也覺得很合理,因此頷首道:“如此說來,這次北巡打草谷,還得靠著我們。”

 “自然。”劉真摸了摸自己的短鬚,朱權也嘴角挑起一抹笑意。

 只是他們不知道,此刻他們派往肇州城的塘騎已經懵了。

 “這裡……是肇州城?”

 肇州城外的官道上,一隊打著寧府旗幟的塘騎呆愣的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一切,腦中一片空白。

 在他們眼前,數千赤膊的漢子正亮著自己的腱子肉,揮舞著鎬子在田地之中開荒。

 道路旁那成堆的鴛鴦戰襖,無不顯示著他們的身份。

 “這群人,居然都是戰兵!”

 被派來送消息的營州中護衛百戶官楊寧大腦空白,而在他一旁身騎挽馬的渤海軍百戶官則是笑著說道:“前方才是肇州城,這些都是參戰的弟兄們,就等著你們來送消息呢。”

 “都是參戰的?”楊寧驚訝看向那百戶官,百戶官也笑呵呵道:“自然,我們等了你們快三個月了。”

 如今已經是八月初八,肇州城的六千兵卒中,有五千人已經等了三個月。

 聽見百戶官的話,楊寧也連忙解釋道:“燕王殿下調了大寧都司的兵馬去開平衛,我家殿下忙著佈防,因此耽擱了些時日。”

 “無妨!反正能趕在秋收前出征回來就行。”百戶官咧嘴笑著。

 不止是他,似乎肇州城所有的人都在笑,十分陽光,讓人覺得他們沒有煩惱。

 據楊寧瞭解,在大寧那邊,可是有不少護衛聽說要上戰場,紛紛託關係走門路的請求留下。

 雙方的畫風,怎麼這麼違和……

 “對了,我……殿下!寧王府的人來了!”

 百戶官還想說什麼,不過他似乎看到了誰,因此連忙朝著田裡揮手,喊出了‘殿下’二字。

 “殿下?”楊寧好奇的順著他打招呼方向看去。

 在沒有看到朱高煦前,他以為朱高煦會和自家殿下差不多,畢竟聽說朱高煦才十七八歲。

 只是等他看過去,他沒看到穿著華貴圓領袍的天潢貴胄,只看到了一個身材高大,頭戴斗笠、身穿鴛鴦戰襖的高大身影。

 在楊寧盯著朱高煦背影的瞬間,在田間幹活的朱高煦也轉過了身來,並取下頭上斗笠。

 “這是我們殿下,走!”

 百戶官翻身下馬,高興的往荒田間尋去。

 楊寧與四周寧府兵卒面面相覷,不敢置信居然會有郡王下田幹活。

 不過他們的反應不慢,在百戶官下馬後,也先後跟著下馬,向田間尋去。

 待他們來到田間,這才發現這位渤海郡王高大的出奇。